乳房疾病的中醫膏藥治療第 3 頁
此時,如果病變進一步擴張,可形成一炎性腫塊。有時炎癥呈急性發作而成膿腫,膿液中常混有粉渣樣物,在乳頭乳孔中亦有粉渣樣物排出,則稱為“粉刺樣乳腺炎”。又因在壞死組織周圍有大量嗜酸性白細胞、漿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尤其以漿細胞最多,故稱為漿細胞性乳腺炎。
漿細胞性乳腺炎發病突然,發展快。病人感乳房局部疼痛不適,并可觸及腫塊。腫塊位于乳暈下或向某一象限伸展。腫塊質硬、韌。表面呈結節樣,界欠清,與胸壁無粘連。有的乳房皮膚有水腫,桔皮樣,一般無發熱等全身癥狀。乳頭常有水腫,桔皮樣,一般無發熱等全身癥狀。乳頭常有粉渣樣物泌出,有臭味。少數病人伴乳頭溢液,為血性或水樣,還可伴患側腋下淋巴結腫大。晚期腫塊發生軟化,形成膿腫。膿腫破潰后流出混 有粉渣樣膿汁,并造成乳暈部瘺管,以致創口反復發作、漸成瘢痕,使乳頭便內陷成凹。
漿細胞性乳腺炎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有的病人表現為長期乳頭溢液,或僅乳頭內陷,或局部腫塊持續不消長達數年。
中醫外科膏藥外敷治療乳房疾病有其獨特的治療效果,中醫外治即透皮治療系統,療效最為顯著。乳腺增生病是一種以乳腺泡導管的上皮細胞和接締組織增生為基本病理變化,中醫學認為,乳腺增生多因思慮惱怒,肝氣郁結,失于疏泄,乳絡阻滯,血行不暢所致,是女性因為內分泌功能紊亂所引發的主要疾病。乳房疾病是由于細菌感染或某些原因致使皮膚毛孔閉塞,汗液與毒素不能有效排出,積聚體內,同時又不能吸收養分,所以引起皮下經絡以及皮下組織發生病變,導致皮下血液循環障礙、氣血運行不暢、經絡不通、淤積形成腺體增生或化膿感染。所以治療皮膚及皮下經絡組織是重中之重。西醫療法大多都是針對局部病灶進行全身治療,沒有針對局部病灶進行重點治療,所以很難達到快速治愈的療效。中醫外科的治療是通過膏藥外敷,迅速提高皮膚的水合作用,在局部形成難以蒸發擴散的密封狀態,使角質層含水量由5%增至50%而且外用貼膏載藥量大,可在局部形成集中用藥的優勢,對患者乳房直接用藥,所以對局部而言,可以直達病灶,使藥物大量的有效成份聚結在病變組織中,并分離皮下粘連組織,打開閉塞的汗腺毛孔,刺激氣血加速,疏通經絡,打通血脈,快速使體內的炎癥消失,發硬的結蒂組織變軟,達到“活血散結、行氣解瘀、破積消痞、疏通經絡、消融通導”的效果。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