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冬病夏治三伏貼時間表
2014年冬病夏治三伏貼時間表
“冬病”指好發于氣候寒冷的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癥,長期反復發作,影響臟腑經絡功能,纏綿難愈。如咳嗽、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痙攣性腹痛、慢性腹瀉、痛經、風濕病關節冷痛僵硬、畏寒肢冷、體虛易感冒等。
現代很多人機體陽氣衰弱,沒有驅邪之力,再加上有很多人夏天喜飲祛暑的飲料,如冰鎮啤酒、水果冰、雪糕等,甚或長時間呆在空調房間里,陳寒未去,又添新寒。機體被寒氣侵襲必會氣血凝滯,若寒氣停留在關節,就會導致關節疼痛,停留在臟腑就會導致功能失調,停留在經絡就會使經絡堵塞,氣血不暢,出現四肢不溫、手腳發麻等癥狀。其發病的根源多由于陽虛,陽虛生寒,加上冬日寒涼,兩寒相加,病情加重。在冬天治寒癥,就如陰雨天晾衣服,難度更大。而在盛夏之際,自然界暑熱驕陽,體內陽氣正旺,此時運用中醫特色療法來養陽祛寒,蘊結在體內的積寒就很容易驅除。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時節,自然界氣溫最高,同時機體陽氣最旺,體內凝寒之氣易解之時,借自然之“溫”“熱”,內服養陽補益藥物,配以食療,外用穴位敷貼、艾灸、拔罐等中醫特色療法,溫補陽氣、利濕散寒、活血通絡,祛除體內沉積的寒氣,增強機體之正氣,調整陰陽,使人體恢復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
“三伏貼”是根據中醫“天人相應”、“春夏養陽”、“子午流注”、“治未病”、“冬病夏治”、“內病外治”等傳統理論,在農歷“頭伏”、“中伏”、“末伏”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期,采用天然中草藥運用特殊工藝制備純中藥膏劑,以氣相應,以味相感,通過中藥對人體穴位的刺激,激發經絡功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和調整機體的免疫功能,從而達到內病外治的目的。
2014年冬病夏治三伏貼時間:
頭 伏:2014年7月18日-2014年7月27日
中 伏:2014年7月28日-2014年8月6日
末 伏:2014年8月7日-2014年8月16日
加 強:2014年8月17日-2014年8月2日
可同步進行:
“三伏灸”溫陽散寒——活血通絡,調理氣血、化瘀止痛、補虛助陽,扶正祛邪。
“三伏湯”溫養臟腑——呼吸系統:溫肺化痰、止咳平喘;
消化系統:溫胃散寒、健脾化濕;
運動系統:溫腎壯陽、祛除風濕。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