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并非人人皆宜
冬病夏治并非人人皆宜
所謂冬病夏治是將冬天好發的病,選擇在夏天治,這是根據中醫“春夏養陽”、“天人合一”、“擇時治病”、“不治已病治未病”等理論,趁伏天陽氣最旺盛、人體經絡疏松之時,通過藥物敷貼等中醫治療手段,調節人的臟腑功能,增強抵御疾病的能力。冬季受寒引發的常見疾病有慢性支氣管炎、哮喘、反復呼吸道感染、凍瘡、過敏性鼻炎、風濕性關節炎等,現在頸椎病、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癥、骨性關節炎以及感冒(流感)、肛腸疾病、口腔潰瘍、牙齦炎、脈管炎、咳血等也搭上了“冬病夏治”的順風車。
研究發現,“冬病夏治”適宜處于疾病緩解期或穩定期而非急性發作期的人群,體質偏氣虛或陽虛,陰虛體質者則不宜。這是為什么呢?陰虛體質為陰血不足,有虛熱表現,經常口渴,且喉嚨干、容易失眠、頭昏眼花以及心煩氣躁、皮膚枯燥無光澤、形體消瘦、盜汗、手足易冒汗發熱、便秘等。此類患者如果采用三伏天穴位敷貼,不光效果不好,反而有可能“火上澆油”,導致陰虛癥狀加重。
中醫治療講究辨證施治,同一種疾病會有不同的證型,如咳喘分寒痰犯肺型、肺氣虛損型、陰液虧虛型等多種證型,分別由不同的病因引起,只有其中的寒痰犯肺型咳喘運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才會達到明顯的治療效果。
對于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病的有過敏性體質的哮喘患者,主要選擇的是祛風類藥物,穴位則主要選擇風門、大杼等。兒童敷貼也應辨證取穴,如偏于脾肺虛損的患兒,則應選用調理脾肺功能的穴位肺俞、脾俞等;偏于脾腎虛損的患兒,則應選用調理脾腎功能的穴位脾俞、腎俞等;平時痰多的患兒,則應選用膻中等穴位;過敏體質者則應選用內關等穴位。然而,現在有的醫院(醫生)敷貼的穴位均是幾個相同的穴位如風門、肺俞、定喘、心俞、大椎、脾俞、腎俞、天突、膻中等,如此“千人一貼(一樣的藥膏)”、“一藥多貼(多種病或不同證型)”,怎么能起到“冬病夏治”的應有療效呢?
專家提醒,由于冬病夏治有它特有的適用人群,而且在治療的過程中患者會有一些特有的感覺和癥狀表現,所以應該根據不同的體質、不同的疾病種類慎重選擇這種治療方法,否則不但不能治療疾病,反而會由于過用助陽之品,耗傷陰液,引發其他疾病。至于一般性疾病的搭順風車,有時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也許敷貼藥物還會損傷皮膚,甚至引發皮膚潰爛。痔瘡、濕疹、咳血等熱性病如果用溫性藥物敷貼,反而會“火上澆油”,使病情加重。
為此,陰虛體質者可采取諸如內服湯藥等療法,堅持養陰降火、滋補肝腎的食療原則,多食滋補腎陰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綠豆、龜、海參、鮑魚、鴨肉、百合、雞蛋,蜂蜜等,以及選用滋陰類的藥物,如六味地黃丸等。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