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熱辨證】 寒熱是辨別疾病性質的綱領。 其實,疾病的性質不只是為寒為熱,但由于寒熱較突出地反映了疾病中機體陰陽的偏盛偏衰,病邪基本性質的屬陰屬陽,而陰陽是決定疾病性質的根本,所以說寒熱是辨別疾病性質的綱領。 病邪有陽邪與陰邪之分,正氣有陽氣與陰液之別。陽邪致病導致機體陽氣偏盛而陰液受傷,或是陰液虧損而陽氣偏亢,均可表現為熱證;陰邪致病容易導致機體陰氣偏盛而陽氣受損,或是陽氣虛衰而陰寒內盛,均可表現為寒證。所謂"陽盛則熱,陰盛則寒"、"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即是此義。這也說明,從分析病邪的屬陰屬陽與分析機體陰陽的盛衰,所得寒證、熱證的認識是基本一致的。 惡寒(及畏冷)、發熱與八綱辨證的寒證、熱證,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二者不能混同。惡寒、發熱只是疾病的現象,疾病所表現的寒熱征象可有真假之別,而寒證、熱證則是對疾病本質認識所作的判斷。 【寒證】 陰盛可表現為寒的證候,陽虛亦可表現為寒的證候,故寒證有實寒證、虛寒證之分。感受外界寒邪,或過服生冷寒涼所致,起病急驟,體質壯實者,多為實寒證;因內傷久病,陽氣耗傷而陰寒偏勝者,多為虛寒證,即陽虛證。寒邪襲于膚表,多為表寒證;寒邪客于臟腑,或因陽氣虧虛所致者,多為里寒證。 各類寒證的表現不盡一致,其常見證候有惡寒,畏冷,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倦臥,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長,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潤,脈緊或遲等。 由于寒邪遏制陽氣,或陽虛陰寒內盛,形體失卻溫煦,故見惡寒,畏冷,肢涼,冷痛,喜暖,倦臥等癥;寒不消水,津液未傷,故口不渴,痰、涎、涕、尿等分泌物、排泄物澄澈清冷,苔白而潤。
1/3 1 2 3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