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生命之“泉”的取穴及治療
人體生命之“泉”的取穴及治療
中醫認為,天人合一,萬物一體。人體內也有“泉”,它們是位于不同經絡的八個名稱帶“泉”字的穴位。具有維護人體氣血、津液、陰陽平衡作用。“泉”顧名思義,就是經氣淺出體表的部位。一方面,說明這些地方經氣充盛;另一方面說明這些穴位部位表淺,容易“得氣”。因此對這些穴位施以點穴、按摩手法,可獲得防病、治病效果。
涌泉穴 屬足少陰腎經,位于腳底前1/3后2/3交界處,被稱為“人的第二心臟”。常點、按此穴,可防治頭痛、目眩、中風、水腫、黃疸、身熱、小便不利、咽喉腫痛、及足趾痛不能履地等。涌泉穴系腎經之井穴,有清熱醒神,交濟水火作用。虛火上炎可壯水制火,實火熾盛能釜底抽薪。
水泉穴 屬足少陰腎經,位于足內踝后下方,跟骨結內前上方,在太溪下一寸陷中。常點、按此穴可防治目視不明,小便不利,月經不調,經閉,痛經,子宮脫垂等。水泉穴系屬足少陰腎經之郄穴有調補肝腎的功能。
陽陵泉 屬足少陽膽經,屈膝或垂足取穴。在小腿外側,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中。常點、按此穴能防治胸滿、脅痛、黃疸、嘔吐、腰痛、坐骨神經痛、肋間神經痛、肝炎、膽囊炎、高血壓、膝部紅腫、下肢腫痛、癱瘓、半身不遂、小兒麻痹后遺癥等。陽陵泉系足少陽膽經之合穴,也是八會穴中之筋會。有疏肝膽、清濕熱、疏筋利節的作用。
陰陵泉 屬足太陰脾經,仰臥或垂足取穴,在膝窩里面橫紋頭下二寸,脛骨頭下緣凹陷中。常點、按此穴能防治腹痛、脹滿、水腫、泄瀉、小便不利、遺精、遺尿、尿閉、月經不調、帶下、陰痛、腿膝腫痛、麻痹等。陰陵泉屬足太陰脾經之合穴,也是下肢腧穴中較常用的經穴之一。主治脾腎二經癥候。此穴有溫、運中焦,清利下焦之功。故凡由中焦虛寒與下焦濕熱所致的病癥皆可選用此穴施治。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術數游戲]諸葛亮馬前課應用須知 03-24 
[健康雜談]推廣養生保健知識還需專業指導 07-25 
[健康雜談]生活中對吸煙認識的誤區 07-24 
[健康雜談]阿是穴的起源與應用 07-07 
[健康雜談]預防“暑假綜合征”,讓孩子過個… 06-17 
[健康雜談]艾葉藥膳面面觀 06-05 
[健康雜談]治療雞眼中醫小妙方 04-25 
[健康雜談][圖文]中醫簡便的助眠方法 03-21 
[健康雜談][圖文]無糖食品真的無糖嗎 03-09 
[健康雜談][圖文]早期白內障的中醫調理治療 0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