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夜啼外治法
小兒夜啼,多見于3個月內的幼小嬰兒。中醫認為,小兒夜啼系心經積熱,脾臟虛寒或驚恐所致。筆者多年來用外治法治療效果滿意,供患者參考。
敷涌泉法:吳茱萸、梔子各10克,共研細末,雞蛋一個,取其蛋清,將藥末調制成兩個藥餅,于晚間睡前敷雙足涌泉穴,以膠布固定,次晨取下。此法適用于有心經積熱引起的小兒夜啼。
貼臍法:丁香、肉桂、吳茱萸各等份,共研細末,每晚臨睡前取少許,用溫水調成糊狀,敷滿臍眼,以膠布覆蓋,每晚換藥一次。連用3~5天,此法適用于脾臟虛寒所致的小兒夜啼。
熱熨法:干姜、小茴香各等份,研粗末,放鍋內炒熱,用紗布包裹,趁熱從胃脘熨至小腹。注意保溫,防治燙傷,可多次反復使用。此法適用于脾胃虛寒型夜啼。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術數游戲]諸葛亮馬前課應用須知 03-24 
[健康雜談]推廣養生保健知識還需專業指導 07-25 
[健康雜談]生活中對吸煙認識的誤區 07-24 
[健康雜談]阿是穴的起源與應用 07-07 
[健康雜談]預防“暑假綜合征”,讓孩子過個… 06-17 
[健康雜談]艾葉藥膳面面觀 06-05 
[健康雜談]治療雞眼中醫小妙方 04-25 
[健康雜談][圖文]中醫簡便的助眠方法 03-21 
[健康雜談][圖文]無糖食品真的無糖嗎 03-09 
[健康雜談][圖文]早期白內障的中醫調理治療 0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