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花燈歷史悠久

涿州的元宵燈會,始于漢、興于唐、盛于明清,是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古人曾云“南有揚州,北有涿州”,將涿州的花燈與聞名天下的揚州花燈相媲美。如今,傳續千年的涿州燈會被更名為“中國涿州花燈節”,引來了北京、天津以及海內外幾十萬中外客商和游人一睹“千年燈節”的風采,人們在紅紅火火的元宵花燈節上感受著濃濃的新春氣息。
■“通會燈市”曾引來皇帝、親王
自古以來,在我國的許多地方都盛行在元宵節前后張掛花燈,喜慶新春。在涿州,元宵燈會又被稱作“通會燈市”,并被譽為古涿州八景之首。所謂“通會”,即指通會樓,是涿州鐘鼓樓的“學名”。這座樓建在城內南北中軸線的三分之二處,地勢最高,在舊時是除雙塔外的最高建筑,因而是全城的制高點。歷史上,這里是最繁華熱鬧處。元宵燈會正是以此為中心,沿南北大街延伸開來,向東西巷陌輻射而去。
從前每逢元宵佳節,涿州通會樓都要張燈結彩,裝扮一新。樓南樓北的大街小巷里聚集著載歌載舞的花會表演者和擁擠的觀燈人群。入夜,明月高懸、焰火升騰,千家萬戶燃燭通宵,好不熱鬧。
涿州城里的老人們至今還對通會燈市充滿了回憶。當時,在鼓樓南北大街的各個十字路口,都有搭建的燈棚,棚內懸掛著千變萬化、千奇百怪的花燈,有活動的花燈、循環追逐的走馬燈、玻璃制成的八卦九蓮燈,等等。大人帶著孩子,仰著頭爭先猜著燈謎,猜對了馬上就能得到小獎品,拿到獎品的孩子高興得又蹦又跳……
相傳,通會燈市還曾引起京城里達官顯貴的注意,紛紛前來觀賞。傳說咸豐年間慶親王在涿州觀燈,因為人多擁擠,碰壞了一架牌樓燈,結果他賠償給涿州三架牌樓燈,全是四柱三樓,黃瓦覆頂,因而被稱為“金牌樓”。
最令涿州人引以為豪的是,當年乾隆皇帝不但曾到涿州觀燈,并且賦有詩作。
后來通會樓在“文革”期間被毀,但傳統的通會燈市依然保存了下來。每年元宵節,人們都會在原先通會樓前的鼓樓大街上掛起一串串紅紅的“南瓜燈”,在窄窄的街面上方懸掛半月形彩燈,孩子們一手拿著糖葫蘆,一手牽著大人的手,見到漂亮花燈,不時高興地叫好。
■"南有揚州,北有涿州"的傳說
涿州歷史文化研究所所長劉桂郁向記者講起了"南有揚州,北有涿州"的傳說。
據說,元宵節的花燈從西漢時期就點燃了,唐代宮廷元宵節則更為熱鬧。據史書記載,當時花燈的制作在各地形成了相互攀比之勢。燈匠藝人們挖空心思,大展奇能,花樣越來越新鮮,制作越來越精巧,由此形成全國花燈的空前盛況。據傳說,當時揚州花燈領先全國,為天下之最,引得玄宗皇帝微服前去揚州觀燈。揚州燈匠為了保持當地花燈的聲譽,制作技巧概不外傳。誰知,當地巧匠中竟有一名涿州籍人士,名叫王興,涿州為了與揚州爭雄,便不惜重金、千方百計召回了王興。這樣一來,涿州花燈大放異彩,一躍而與揚州花燈并駕齊驅、聞名天下了。因此,當時人們稱道民間花燈之盛,就有了"南有揚州,北有涿州"的說法。
1992年,揚州花燈來到建于涿州的中國影視城,成功地舉辦了一屆燈會。歷史上的兩個燈壇巨擘,經過千百年的競爭,終于走到了一起。
■傳統習俗,家家戶戶掛花燈
在千百年的花燈文化的熏陶下,涿州尋常百姓家也都有張掛花燈的習俗。
在幾十年前,涿州的花燈并非只在“通會燈市”上才可以看到,到了春節,幾乎每家門前都掛著自制的花燈。涿州一位年近六旬的花燈老藝人回憶說,農閑時候,人們用秸稈、竹皮等隨處可見的材料,彎折幾下再糊上紅蠟紙就能做出一個喜慶的“南瓜燈”。手巧的人家還會在花燈上描畫出梅花、牡丹等圖案,讓自家的花燈與眾不同,有的還用玻璃等比較先進的材料制作花燈。
正月里,街道兩側的店鋪也會掛出各式各樣的奇巧花燈。如糕點鋪的大壽桃燈、鞋帽店的“鞋燈”“帽燈”、羊肉鋪的羊頭燈、煙店的煙袋燈、酒店的“武松打虎燈”,可謂千姿百態、各具匠心。如今這些自制的小型花燈已經見不到了,住進樓房的人們將買來的微型紅燈籠懸掛在房間內,繼續著對花燈的喜愛。
■今春燈節,萬盞花燈點亮涿州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涿州恢復了中斷的“通會燈市”,并從2001年起,將“通會燈市”正式更名為“中國涿州花燈節”。今年的正月十五,“中國涿州第七屆花燈節”將在文化廣場開幕。
2月13日,記者來到涿州,看到范陽路邊已經有多家單位掛起了火紅的燈籠。在涿州城南的一處花燈制作現場,十幾名工人正忙著趕制大型花燈,倉庫中蝴蝶、彩虹等花燈的局部已制作完成,3名女工用彩綢制作著“吉祥豬”花燈。
花燈老藝人楊進福告訴記者,今年他們將承制5個大型花燈,做好的花燈借鑒了現代技術,可以旋轉,閃光。談到現代花燈與傳統花燈的各自特點時,楊進福說,現代花燈更加宏大,式樣也復雜多了。“過去的花燈就是一個簡單幾何造型,現在要有好幾部分拼合,式樣也一年比一年好看。”
現代花燈對老藝人提出了挑戰。鋼筋鐵絲取代了秸稈、竹皮,蠟紙換成了彩綢,聲光電的現代技術也巧妙地融合進來。2006年,一盞“通會樓花燈”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再現出當年通會樓的模樣。反映涿州傳統三國文化、盧氏文化的大型排樓燈、組燈也常常成為花燈節的亮點。去年,一位從甘肅赴京旅游的張先生就曾對記者說起,從家中老輩人口中就聽說過涿州燈會的繁盛,所以一定不能錯過涿州花燈節。
“2007年,涿州花燈節上將點亮萬盞花燈。”采訪中,相關部門告訴記者,今年的花燈節會有20多架大型造型燈亮相文化廣場,而10公里長的范陽路兩側都將懸掛大紅宮燈和串燈裝飾。從文化廣場向西,東大街是傳統廟會,桃園大街的花會進城表演,有來自鄉村的高蹺會、旱船會、獅子會、小車會、少林會、秧歌會等。燈謎競猜、戲曲演唱等活動也要同期進行。劉桂郁說,花燈節已成為涿州人不可缺少的迎春文化活動。現在年味越來越淡,涿州的花燈節對于傳統年俗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還是很有價值的。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術數游戲]諸葛亮馬前課應用須知 03-24 
[健康雜談]推廣養生保健知識還需專業指導 07-25 
[健康雜談]生活中對吸煙認識的誤區 07-24 
[健康雜談]阿是穴的起源與應用 07-07 
[健康雜談]預防“暑假綜合征”,讓孩子過個… 06-17 
[健康雜談]艾葉藥膳面面觀 06-05 
[健康雜談]治療雞眼中醫小妙方 04-25 
[健康雜談][圖文]中醫簡便的助眠方法 03-21 
[健康雜談][圖文]無糖食品真的無糖嗎 03-09 
[健康雜談][圖文]早期白內障的中醫調理治療 0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