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脈診理論的認識
中醫脈診理論的認識
中醫脈診,是中國傳統醫學診察疾病的主要內容。醫者通過所診脈部的搏動,去推判病情,是中國傳統醫學獨具特色的診察方法。這一獨具特色的方法,歷經兩千多年的臨床實踐證實其方法實際受用。
中醫診脈的部位有三種選擇,即遍診法、三部診法與寸口診法,三種不同的診法都是通過手指的感覺接收脈部的搏動。從常用的寸口診法來講,左右手各分寸、關、尺三個部位,各部位分候五臟六腑。用現代解剖學來分析,脈部的搏動,與其相應的臟腑,除心臟外尚未得到動態傳導的理論依據。
中醫脈診所言:遲、數、結、代等脈象,從文字上講,易被人們單純的理解為脈搏率律方面的問題。用現代科學觀念來分析,脈搏的率律是心臟功能通過傳導系統反映出的一種物理現象,通過脈搏的率律去分析、推判心臟的健康狀態,是具有科學性的。這個具有科學性的推判是脈診中能認識到的一個方面。但是中醫脈診,通過脈搏的率律去推判營衛、虛實與脈氣盛衰等臨床意義,是現代人們所掌握的科學知識所不能完全解釋的內容。這方面的理論還需人們逐步的去補充完善。
中醫脈診所言:沉浮、長短以及芤革等脈象,從醫者指下的感覺上講,這是一種脈搏縱橫形變及充盈狀態的感覺。通過這些指下的感覺,可以推導脈搏中流體變化的數值以及推導脈搏形變的原因。這種指下的感覺,具有脈搏中流體變化的科學依據以及脈搏受客觀因素影響而產生縱橫形變的科學性。但是,上述脈象在臨床中所指的溫熱,表里等含義,與具有科學性的物理現象尚未有相互貫通的科學理論。
中醫脈診所言:洪細、虛實以及微弱等脈象,是醫者通過指下的感覺對脈搏形與勢變化的一種分類。脈搏形勢的變化與心臟的功能及流體的壓力、流量有著密切的關系。尤其,流體量與質的變化及疏導管道質量的變化,對脈搏形勢的變化都有著重要的影響!這些變化都具有物理傳導的科學依據。但是,脈象中所指的陰陽、寒熱、虛實等涵義與具有科學依據的流體力學理論尚未有科學性的溝通。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蜂療]蜂療發展史 09-29 
[針刺療法]中國古代針法特色歷史演變 09-05 
[拔罐療法]拔火罐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09-01 
[足療]足部按摩越疼效果越好嗎? 08-31 
[刮痧療法][組圖]分部分區刮痧療法 06-17 
[臍療][圖文]痛經臍療方 03-02 
[推拿療法]小兒推拿的操作順序及補瀉原則 02-26 
[推拿療法][圖文]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02-26 
[推拿療法][圖文]什么是小兒推拿? 02-26 
[足療][圖文]中醫足療視頻 0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