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脈診六大誤區第 2 頁

誤區四:中醫的核心理論"陰陽"不能準確的貫穿診脈全過程。只能是將"陰陽"與脈象簡單的比附。《內經》中云:"察色按脈,先辨陰陽。""陰陽"理論是診脈全過程的指導思想。失去了"陰陽"理論的指導,也就失去了中醫的靈魂。
其實我們的中醫類象是一種哲學,哲學必須與實踐相結合才會有生命力,所以陰陽哲學必須與診脈實踐緊密結合,診脈才會煥發它的活力。
誤區五:中醫理論的基石"氣"不能在診脈過程中當作診察對象被把握。
"氣"就象哲學中所言"物質"一樣,是個極其抽象的概念。其實"氣"一詞即包含了"物質"和"運動"的雙重概念。李時珍在談其診脈的體會時曾說"非候五臟六腑之部位也,乃候五臟六腑之氣也。"
氣在人體的運動方式無非是"升降出入"。《內經》云:"升降息則神機化滅;出入絕則氣立孤危。"如此人體奧妙的生命盡皆概括于氣、陰陽、升降出入之中。
誤區六:古今醫家對脈象之描述多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難統一。所言皆浮,而非一浮;所言皆澀,而非一澀。若不明于是,必入泥沼,學成難矣。
比如我們大家寫一篇描述同一事物之說明文,若以幾何、物理之描述則當統一也,若以感受言之則不統一也。故描述脈象當有根本之依據以及統一之標準。又如山之高低不同,則其象各一,然皆可以海拔而統諸象。完善之診脈法理當如是 也。
經我們實踐證明,脈診在中醫臨床中的地位是無可取代的;而且習學一套完善的診脈理法只要不是傻子都能輕而易舉的學會并掌握應用。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蜂療]蜂療發展史 09-29 
[針刺療法]中國古代針法特色歷史演變 09-05 
[拔罐療法]拔火罐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09-01 
[足療]足部按摩越疼效果越好嗎? 08-31 
[刮痧療法][組圖]分部分區刮痧療法 06-17 
[臍療][圖文]痛經臍療方 03-02 
[推拿療法]小兒推拿的操作順序及補瀉原則 02-26 
[推拿療法][圖文]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02-26 
[推拿療法][圖文]什么是小兒推拿? 02-26 
[足療][圖文]中醫足療視頻 0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