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搐

抽搐是由多種病因作用于筋脈而產生的,如氣血虧損、火熱熾盛、風、痰、虛火、瘀血等引起筋脈拘急,皆可出現。
【常見證候】
風邪閉絡: 四肢抽搐,發熱惡寒,項背強急,筋脈拘急,肢體竄痛或疼痛,苔白膩或微黃,脈弦緊或數。多見于破傷風。
風痰上壅:四肢抽搐,突然頭痛,眩暈,昏仆倒地,不省高下,兩目上視,神識不清,口吐涎沫,或口作六畜叫聲,四肢先強直痙攣,繼之屈伸陣攣,牙關緊閉,口唇青紫,二便失禁,移時蘇醒,時發時止,發作后一如常人,舌苔白膩,脈弦滑。多見于癇證。
痰火動風:卒暴僵仆,神識不清,四肢抽搐,牙關緊急,喉有痰鳴,面紅氣促,兩手握固,舌紅脹大,苔黃膩,脈弦滑而數。
肝陽化風:四肢抽搐,面紅目赤,常有頭痛、眩暈、煩躁、易怒,麻木、突然昏厥、口眼牽動,或有神識不清、半身不遂、舌質紅、苔黃、脈弦數有力。
血虛生風:手足緩緩抽動,筋惕肉潤,面色蒼白或萎黃,麻木筋急,口唇指甲色淡,有時腕屈,手指伸直并攏呈雞爪狀,舌淡,脈細或弦細。
瘀血阻絡的抽搐:多在跌撲損傷后發生,先由肢體或顏面部抽搐,迅速延及全身抽搐。舌有瘀斑或舌質隱青,脈弦或澀。
熱極生風:四肢抽搐或瘈疭不已,頸項強急,兩目上視,角弓反張,壯熱口渴,面紅氣粗,常伴有神昏譫語,尿黃便干,舌紅苔黃,或焦黑,脈數實。
陽氣虛衰:四肢抽動不已,伴有嘔吐泄利,形寒肢冷,面白目清,下半身水腫或全身浮腫,口淡不渴,納呆,便溏,尿清長或尿少,舌淡白,體胖大,有齒痕,苔白膩,脈沉遲或沉緩。
驚風:四肢抽搐,頸項強硬,牙關緊急,時發時止。若兼高熱驚厥,煩躁不安,面紅,唇赤,突然發抽,神識昏迷,角弓反張,涕淚皆無,抽搐或有間斷而繼續不止者,為急驚風;抽搐緩慢無力,時發時止,身有微熱,面色淡黃,倦怠懶言,合目昏睡,或睡時露睛,大便色青或下利清谷,脈沉緩無力,為慢驚風。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蜂療]蜂療發展史 09-29 
[針刺療法]中國古代針法特色歷史演變 09-05 
[拔罐療法]拔火罐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09-01 
[足療]足部按摩越疼效果越好嗎? 08-31 
[刮痧療法][組圖]分部分區刮痧療法 06-17 
[臍療][圖文]痛經臍療方 03-02 
[推拿療法]小兒推拿的操作順序及補瀉原則 02-26 
[推拿療法][圖文]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02-26 
[推拿療法][圖文]什么是小兒推拿? 02-26 
[足療][圖文]中醫足療視頻 0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