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手診的發展過程
中醫理論“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補其不足,瀉其有余”;謴完庩栂鄬ζ胶馐侵委熁驹瓌t。“邪之所湊,其氣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就是疾病,正,就是抵抗力,陰陽離決,是病危、病故。根據手診、舌診、甲診、脈診綜合分析辨證施治,因病而異,因人而異,因自然條件而異,中藥按君、臣、佐、使,四氣(寒、熱、溫、涼),五味(辛、甘、酸、苦、咸),按五行相生相克關系來調理機體,使之相對平衡,減輕痛苦,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命。它同經絡診法、腧穴診法、時辰診法及氣質診法一樣,雖一般診斷專著未載,尚未能普及于臨床,但確屬醫診法學之重要內容。經過醫學、生理、心理等學者們的努力,把這一歷經幾千年的潛在經驗逐步變成顯科學。
當代著名中醫學董建華說,“欲窮臨床,首重于診。診法之中,望聞問切,至為重要。 觀古往今來,為名醫者莫不精此四者之道。然四診之外,又有五氣六運可稽,易經八卦可演,千般諸法,精窮奧蘊。前賢雙調和孫思邈嘆曰: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
1956年,我國制定了十指紋分析法,并應用于臨床和司法系統。1966年之后,我國一些醫院用手紋和足紋特征來識別嬰兒,使皮紋學應用于臨床。后來出現了許多著名掌紋醫學專家,也陸續出版了一些掌紋醫學專著!皬耐庵獌!薄耙暺渫猓灾鋬扰K,則知所疾矣。”“有諸內,必形諸外!薄罢浦袩嵴吒袩幔浦泻吒泻!薄笆终菩畔㈥P全身!边@些認識,是古代醫學學診斷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凡事物的局部都相似于該事物的整體,這是全息論的基本定測!墩撜Z》也講“人焉廋哉”,就是說人的精神健康狀況必然要在外部表現。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指出:“手是人類外在的頭腦”。人,是以五臟為中心,通過六腑、經絡溝通表里,運行氣血而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十指連心!爆F代解剖學證實,手神經直接著大腦,當臟器有病變時,就由自律神經傳到大腦,然后,再通過腦髓神經把變化情形顯示到雙手上。
手診是一門先進的中醫學科,等同于掌紋診病學和掌部醫學。在長期的研究中發現:手紋、手型、氣色形態、皮紋、指甲在手掌與健康相對性的醫學研究中,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所以“手診”在當前的研究階段應該稱之為“掌部診病學”或“掌部醫學”或“手診學”。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蜂療]蜂療發展史 09-29 
[針刺療法]中國古代針法特色歷史演變 09-05 
[拔罐療法]拔火罐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09-01 
[足療]足部按摩越疼效果越好嗎? 08-31 
[刮痧療法][組圖]分部分區刮痧療法 06-17 
[臍療][圖文]痛經臍療方 03-02 
[推拿療法]小兒推拿的操作順序及補瀉原則 02-26 
[推拿療法][圖文]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02-26 
[推拿療法][圖文]什么是小兒推拿? 02-26 
[足療][圖文]中醫足療視頻 0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