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護理專科化發展的思考第 5 頁
知識傳播和臨床實踐局限 《標準》要求設立的專科,“已有針對該專科科研成果的支持、審查以及傳播機制以鞏固理論基礎及促進循證實踐”,并且“于國內或國際上實踐”。近10年來,中醫護理論文數不斷增長,但科研論文所占比例小,多數為經驗總結或傳統綜述,反映了中醫護理創新能力和科研水平不足;在現今循證醫學成為臨床實踐準則的形勢下,中醫方法學嚴謹性低,嚴重削弱了研究結果的可信度。在專科發展承托上,亟需專業組織進行規劃、指導、實施和評估;中醫護理學發展至今,一直未創立專業學術期刊,成果轉化為臨床實踐的比例更小。
申請機構和技術支持缺乏 《標準》要求所設立專科的“認證申請需由國家或國際專業機構或子機構組織并提交”。目前,中醫護理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中華護理學會分別進行管理和指導,而提出中醫護理專科化理念的僅為個人或個人所在中醫藥院校,相比由權威機構執行專科認證的籌備工作,客觀性、嚴謹性、全面性難以保證;尚且沒有專業權力機構執行專科認證審批程序,缺乏權威機構的規范、指導、評估、實施和評價是導致目前中醫護理專科化內涵不清,實施零散、操作不規范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見,目前中醫護理的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理論基礎亟待完善和創新,應明確界定專業定義和專業范疇,建立專業實踐立法機制,保證專業實踐的合法性;在探索教育標準和規范的基礎上,應修改和完善相應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計劃,使得人才培養目標明確、有的放矢。“中醫護理專科化”、“中醫專科護士”的提出,需在掌握發展全局的基礎上,同時建立“專科護理核心能力要求”、“專科護理教育及管理授權機構”、“專科護理繼續教育體系”、“專科護理學術陣地”等一系列配套體系,應嚴謹開展,切不可迫切行事導致日后的專科工作捉襟見肘。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蜂療]蜂療發展史 09-29 
[針刺療法]中國古代針法特色歷史演變 09-05 
[拔罐療法]拔火罐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09-01 
[足療]足部按摩越疼效果越好嗎? 08-31 
[刮痧療法][組圖]分部分區刮痧療法 06-17 
[臍療][圖文]痛經臍療方 03-02 
[推拿療法]小兒推拿的操作順序及補瀉原則 02-26 
[推拿療法][圖文]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02-26 
[推拿療法][圖文]什么是小兒推拿? 02-26 
[足療][圖文]中醫足療視頻 0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