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擦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膚上來回摩擦的一種手法。其作用力淺,僅作用于皮膚及皮下。其頻率較高,達100-200次/分。對皮膚引起反映較大,常要擦到皮膚發紅,但不要擦破皮膚,故在操作時多用介質潤滑,防止皮膚受損。此法可單手操作,根據不同的部位有指擦和手掌擦。圖21。 擦法的主要作用是益氣養血,活血通絡,加快血液循環,消腫止痛,祛風除濕,濕經散寒等。 二、按拍類 有按法、掐法、撥法、振法、彈法、拍捶法、踩蹺法、滾法。 1.按法:用手指或手掌在身體某處或穴位上用力向下按壓。按壓的力度可淺到皮肉,深達骨骼、關節和部分內臟處。操作時按壓的力量要由輕而重,使患部有一定壓迫感后,持續一段時間,再慢慢放松。也可以有節律的一按一松,這種按壓法在操作時一定要注意按壓的強度與頻率,不可過重、過急,應富有彈性。按法在施術時根據不同部位,不同疾病及不同治療目的,可分為拇指按、中指按、拳按、掌按、肘按。圖23。此外,尚有利用按摩工具按壓等。 按法的主要作用是通經活絡,散瘀止痛,矯正畸形等等。 2.掐法:是用拇指、中指或食指在身體某個部位或穴位上,做深入并持續的掐壓。圖24。掐法刺激較強,常用于穴位刺激按摩。操作時用力須由小到大,使其作用為由淺到深。掐法用在穴位時,可有強烈的酸脹感覺稱“得氣”反應。掐法也可稱指針法,是以指代針的意思。另與掐法近似的一種指切法,是用一手或兩手拇指做一排排輕巧而密集的掐壓,邊 掐邊向前推進。這一方法一般用于組織腫脹時,將其向前 方推散,而使腫脹散開。 掐法的主要作法是刺激穴位,疏通經脈,消腫散瘀,鎮靜安神,開竅等。 3.撥法:是將手指端嵌入軟組織縫隙中,然后做橫向的撥動。撥法的刺激很強,局部可有酸脹反應,用的力更應以病人能忍受為度。另有一種稱刮法,也是用手指端摸到軟組織有肥厚或硬結處做刮撥的手法。刮撥的方向可根據病變部位走向而定。 撥法和刮法的主要作用是緩解肌肉痙攣,松解組織粘連,舒筋通絡,滑利關節,消腫止痛等。 4.振法:用指端或手掌緊壓身體某一部位或穴位上做持續震顫的一種手法。操作時主要依靠前臂和手都的肌肉持續用勁發力,使力量集中于指端或手掌,形成震動力,使按摩部位隨之而發生震顫。操作時要著力實而頻率快,使其有向深部滲透的感覺。有些部位的穴位振法,用手振比較累,可以使用電振器做治療。但最好個做頭、面部的電動按摩器治療。通常每個穴位可做1分鐘左右。振法可單手操作,也可用雙手重疊操作。根據治療部位不同可分為指振法、掌振法、電振法三種。 振法的主要治療作用是放松肌肉,調節神經,解痙止痛,消除疲勞等。
2/7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