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吃頓無鹽餐
鹽吃多了流失鈣
我國居民,尤其是北方居民的飲食中,一向存在“咸則鮮”、“好廚師一把鹽”、“菜咸好下飯”的觀念,喜歡吃較咸的食品,俗稱“口重”。然而,長期攝入大量的鹽對健康的影響和危害非常大,不僅會誘發(fā)高血壓,還可能引發(fā)胃炎、消化性潰瘍、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另外,食鹽過量還是導致骨質疏松的罪魁禍首。因為腎臟每天會將過多的鈉隨尿液排到體外,每排泄1000毫克的鈉,同時損耗大約26毫克的鈣。所以人體需要排掉的鈉越多,鈣的消耗也就越大,最終必然會影響骨骼的正常生長。
長期飲食過咸可導致腎臟病
第三軍醫(yī)大學重慶新橋醫(yī)院收治的一名患者,就是因長期高鹽飲食而導致慢性腎衰。這名45歲的患者介紹說,他家里的飲食口味偏重,特別是他近年來從事重體力勞動后,炒菜時吃鹽更重,一家3口平均一周要吃近500克食鹽。后來,他因腰部疼痛到醫(yī)院檢查,被診斷為慢性腎衰。
調查顯示,我國許多地區(qū)每人每天吃鹽約16克,大大超過了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6克的“安全線”。
有關專家表示,長期高鹽飲食可導致腎臟疾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大約80%的腎臟病患者,也是高血壓患者。而這種腎臟病合并高血壓患者,80%是容量依賴型高血壓,即其體內鈉離子濃度過高。這是因為鈉離子可以留住水,醫(yī)學上叫“鈉水潴留”。因此,腎臟病的臨床治療要求,所有的腎臟病患者都應是低鹽飲食。
無鹽餐好處多
科學家們認為,沒有食鹽的食物有利于平衡細胞內外滲透的壓力,從而釋放了部分對細胞不利的因素,這是一種全身現象。它提示了那些攝取大量食鹽的人,應當定期吃一些清淡或者沒有食鹽的食物。尤其是那些經常在外就餐的人,平時并沒有辦法控制食物中鹽的含量,因此建議每周吃一次無鹽餐,讓腸胃和血管得到充分凈化。當然,無鹽餐不能吃得太頻繁,一周最多兩次,因為鹽攝入得太少同樣會破壞體內的離子平衡,對身體不利。這也是不同國家科學家在分別對動物進行實驗后得出的結論,此項實驗的結果對于人類改善自己的健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定期吃頓無鹽餐不僅可以減少鹽的攝入,也可清理腸胃、平衡滲透壓,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無鹽餐也能很可口
對于“口重”的人來說,突然吃無鹽餐可能不太習慣,大家可以利用以下幾種方法來讓食物變得可口:
1.利用油香味。
2.利用酸味。
3.利用糖醋調味。
4.可用中藥材與香辛料調味。使用當歸、枸杞、川芎、紅棗、黑棗、肉桂、五香、八角、花椒等香辛料,添加風味。
5.多吃水果沙拉、蔬菜沙拉等,不僅可以不用鹽,還可補鉀,對身體大有好處。
(張碩)
《市場報》 (2007-03-19 第20版)
| 來源:人民網-《市場報》 | (責任編輯:王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