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類藥物使用注意
磺胺類藥物是最早人工合成的抗菌藥,目前雖然在臨床上已被許多的新型抗生素藥物所取代,但是由于磺胺類藥物對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流腦、鼠疫)有較好的療效,且有使用方便、性質穩定、價格低廉等優點,故在抗感染的藥物中仍占一定地位。但在服用磺胺類藥物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掌握適應癥
磺胺藥的主要適應癥是流腦、菌痢、腸炎、鼠疫及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所致的各種感染,可以預防流腦和風濕熱。但對病毒性疾病,如咽峽炎、咽痛和上呼吸道感染等無效。對原因不明的發熱也不能服用磺胺藥,以免延誤診斷和治療。同時,磺胺藥使用一段時間以后,會產生耐藥性,一旦耐藥性產生,所有的磺胺藥都會失效,這時要迅速更換使用其它抗菌藥物。
2.用量要講究
使用磺胺藥物首劑應加倍,以達到迅速抑菌的目的,然后使用維持量(即正常量),待癥狀消失后,最后給予2~3次最小量。以保持較長時間的藥效,防止細菌反彈。用藥期間切記不可任意加大用藥劑量,增加用藥次數或延長療程,以防藥物蓄積中毒。
3.搭配要合理
與碳酸氫鈉同服:磺胺類藥物的代謝產物乙酰磺胺在偏酸的尿液中溶解度較低易析出結晶,而在堿性環境下溶解度卻升高,因此,在長時間或大劑量服用磺胺類藥物時,病人除多喝水外,還可以加等量的碳酸氫鈉(小蘇打)同服,用于堿化尿液,提高乙酰磺胺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增加乙酰磺胺的排泄量,減少結晶尿的形成。
勿與酸性藥物同服:一些酸性藥物如鹽酸氯丙嗪、鹽酸金霉素、維生素C、氯化銨、胃蛋白酶合劑、吐根合劑等,不宜與磺胺類藥物合用,因為這些藥物可酸化尿液,使磺胺類藥物的代謝產物乙酰磺胺在尿液中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結晶,產生結晶尿而損害腎臟。磺胺藥特別是復方增效磺胺制劑,不能與多種藥物如青霉素、四環素類、碳酸氫鈉、氯化鈣、氯丙嗪、維生素C、維生素B1、復方氯化鈉溶液等配伍,須單獨使用。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