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期不宜服中藥湯藥”對嗎?-月經
月經是指有規律的、周期性的子宮出血。一般每月一次,經常不變,信而有期,故又稱為月汛、月信或月水。
中醫認為:月經的產生,是天癸(腎中精氣充盈到一定程度的產物)、臟腑、氣血、經絡協調作用于子宮的結果。如果月經的周期、經期、經量、經色、經質出現異常,同時伴隨月經周期出現全身癥狀,這就叫月經病。
月經病的治療原則重在調經。調經的具體原則有調理氣血、補腎、扶脾、疏肝等不同,這些原則在經前、經期、經后都不全相同,如經前一般宜疏肝,經期一般宜調和氣血,而經后一般宜健脾益腎、補益氣血。由此可見,月經期服中藥對于調經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因此,月經期不宜服中藥湯藥的觀點是錯誤的。
婦女月經期間,血室正開,邪氣易于入侵,如果調攝不當,則每易致病。因此在月經期間應保持局部清潔,調和情志,勞逸結合,飲食有節,慎防外邪入侵。一旦經期患病,不管是全身性的疾病,還是月經病,都可以吃湯藥治療。對于素有月經病的患者,更不要放過經期服湯藥調經的機會。
中醫認為:月經的產生,是天癸(腎中精氣充盈到一定程度的產物)、臟腑、氣血、經絡協調作用于子宮的結果。如果月經的周期、經期、經量、經色、經質出現異常,同時伴隨月經周期出現全身癥狀,這就叫月經病。
月經病的治療原則重在調經。調經的具體原則有調理氣血、補腎、扶脾、疏肝等不同,這些原則在經前、經期、經后都不全相同,如經前一般宜疏肝,經期一般宜調和氣血,而經后一般宜健脾益腎、補益氣血。由此可見,月經期服中藥對于調經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因此,月經期不宜服中藥湯藥的觀點是錯誤的。
婦女月經期間,血室正開,邪氣易于入侵,如果調攝不當,則每易致病。因此在月經期間應保持局部清潔,調和情志,勞逸結合,飲食有節,慎防外邪入侵。一旦經期患病,不管是全身性的疾病,還是月經病,都可以吃湯藥治療。對于素有月經病的患者,更不要放過經期服湯藥調經的機會。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