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牛奶冰釋前嫌
大家都夸牛奶好,偏偏你與它關系緊張。每次一杯奶下肚,沒過多久“胃腸奏鳴曲”就要鬧翻天,洗手間門開門關你成了常客。可是營養學專家也夸牛奶好,怎么辦?立志要比別人活得健康的你,能忍受自己缺了奶的營養嗎?不輕言放棄,再試一次,與牛奶改善關系。
為何與牛奶合不來
與你同病相憐的人不在少數,據有關資料統計,白種人發生這種情況的概率在5%~30%,黃種人約為76%,黑人約為95%。以我國為例,漢族成年人的發生率為70%以上。
牛奶里含有除膳食纖維、鐵之外的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偏偏一個叫做“乳糖”的成分和你合不來,從而導致你喝不了奶的局面。乳糖是目前發現的所有糖類中惟一一個不存在于植物中的糖,它只在奶中才有,因此被稱為乳糖,它的甜度是蔗糖的1/6。對小兒而言,腦細胞發育和整個神經系統的健全都需要大量的乳糖;成年人也少不了乳糖的幫助,它能促進腸道內乳酸菌的生長,維持腸道的正常消化功能;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防止因缺鈣而產生的一系列病癥;它還能在消化后變成葡萄糖為人體補充能量。
但是乳糖也有它的“問題”:因為分子太大,不能直接吸收,它隨著牛奶進入消化道后,必須先被腸壁上乳糖酶分解為單糖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否則未被分解的乳糖會在小腸內形成高滲透壓,導致水分進入腸腔;部分未被分解的乳糖在進入大腸后還可能被腸道微生物發酵,產生較多的有機酸和氣體,不出兩個鐘頭,讓你坐立不安的“胃腸奏鳴曲”就奏響了,腹瀉、腹脹、腹絞痛等癥狀也跟來了。
不能喝奶這個“病”
乳糖不耐受癥其實算不上是“病”,也不同于很多食物過敏癥,它是最常見的營養吸收障礙之一,因人體內的乳糖酶數量和活力不足所致。研究表明,人體內的乳糖酶數量和活力主要由生物進化、遺傳規律決定,與年齡有關。大多數人在出生后數日乳糖酶的數量和活力升至峰值,那時奶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惟一食物,以后乳糖酶的數量和活力逐漸降低,兩三歲的時候降至峰值的30%~50%,10歲左右降至峰值的10%以下,隨著攝入食物的多樣化,喝奶不再是必需,乳糖酶沒了用武之地,慢慢地就衰退了。因此說先天性的乳糖不耐受癥極少見,絕大多數都是因為沒有堅持喝奶而導致的,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對乳糖的消化能力差異很大,這里面和飲食習慣也不無關系。 不過,無論在哪個人種、民族里,都有一些人終生保持著較高的乳糖酶活性,這一現象至今沒有得到科學的解釋。
與牛奶交好的計劃書
與牛奶改善關系的原則是:希望藉飲食或其他手段加大體內乳糖酶的數量和活力是沒有用的,乳糖不耐受癥患者的不適癥狀由基因所左右,不為外界因素而改變,只能以減少乳糖進食量來緩解。
1.把握與牛奶的安全“距離”
不要放棄飲食奶類,應天天吃,終身吃,因此找到自己胃腸適應的飲食方法很重要。國外乳糖負荷試驗是讓受試者一次口服50克乳糖后觀察其對乳糖的耐受程度,有調查顯示,照此方法試驗,我國的漢族成年人中有90%以上都會出現腹瀉癥狀,但如果將國外乳糖負荷試驗量減至1/2或1/4,即讓受試者一次口服25克或12.5克的乳糖(相當于500或250毫升的牛奶),乳糖不耐受癥的發生率可分別降至67%和26%。因此建議你不要空腹喝奶,也不要一次喝太多,可以把一日所需的牛奶分數次飲用,這樣乳糖就不會集中火力攻你的胃腸。一般說來,一次喝100~180毫升,一日總共喝200~400毫升牛奶不會產生明顯不適癥狀,是絕大多數人都可以接受的。
2.和發酵奶制品發展關系
多吃酸奶、奶酪等。牛奶經微生物發酵后,其中1/2~1/3的乳糖已被分解轉化為乳酸,對胃腸的刺激自然就小多了。此外乳酸菌的細胞里含有乳糖酶,進入腸道后還可以幫助你消化乳糖。一般情況下,食用相當于純鮮牛奶2~3倍量的發酵奶制品不會出現不耐受現象,營養也足夠。
3.瞄準牛奶隊伍里的新成員
國外市場上出售專門的乳糖酶制品,顧客可以將其加入牛奶,待乳糖被部分分解后再飲用;或者先服下乳糖酶制品再喝牛奶。這種乳糖酶在國內尚不多見,很遺憾,不過你可以根據產品成分標識選用最新研發的低乳糖液態奶、低乳糖奶粉等,它是在加工原料奶的過程中采取一定工藝,將其中50%~90%的乳糖分解、轉化或剔除。
4.巧選奶制品
奶制品品種繁多,乳糖含量各不相同,看看下面的表格,依據自身條件選購你“消受得起”的好奶吧。當然,乳糖具有很好的功能,選擇低乳糖乳品勢必要犧牲掉某些“好處”,還是那句話,只能靠“少量多次”來彌補了。
◆媽媽看這里
前面說過,嬰幼兒對奶鐘愛有加,很少有一生下來就不能喝奶的“毛病”,但是會有乳糖不耐癥發生在寶寶腸道感染之后,因為小腸粘膜制造乳糖酶最佳的位置是在小腸粘膜的最頂端,而這里也正是最容易因致病原的破壞而剝落的部位。
嬰幼兒在發生乳糖不耐癥時,很容易因嚴重腹瀉造成脫水或電解質失衡,甚至危及生命,或者是因慢性腹瀉導致營養不良而影響其生長發育,所以當寶寶有乳糖不耐的現象時,必須禁掉含乳糖的食物,包括一般配方的奶粉,而改為豆奶。
此外,如果你的寶寶是早產兒,那么他(她)的腸道乳糖酶活性很可能比較差,不過不用擔心,因此而引起的乳糖不耐受現象通常能夠在寶寶出生1~2個月內自然緩解。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