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的“斑點”家族
一、 外因造成的斑點:
外因指紫外線或外傷等。
曬斑--
深褐色或深棕色的斑塊, 大多出現在臉部、前臂外側、手背等經常暴露在陽光下的部位,有時小腿前側也有。
二、內因造成的面部斑點:
有遺傳因素導致的雀斑,有身體內部的陰陽失調導致的黃褐斑、妊娠斑、腎斑、老年斑等,也有色素障礙導致的皮膚斑點,和病理因素如紅斑狼瘡、酒精肝等疾病在面部形成的斑點。
雀斑--
1. 針尖至米粒大的棕色小斑點,因其形狀、顏色如雀卵,故名雀斑。
2. 雀斑好發于顏面,頸部、手臂等日曬部位,面部多散布在兩頰及鼻梁。
3. 雀斑數量多少不定,各個之間互不融合。
4. 一般幼年時就有,女性多于男性,常伴有家族史,無其他癥狀。
5. 雀斑需和黑子、黃褐斑加以區別:
黑子,又名雀斑樣痣,出現較雀斑更早,常在1-2歲,分布多不對稱,并且無一定好發部位,通常顏色較深,一般與光線照射和季節無關。
黃褐斑--
1. 好發于面部的顴骨、額及口周圍,多對稱呈蝴蝶狀,故又名“蝴蝶斑”。
2. 起初色如塵垢,日久加深,變為淺灰褐色或深褐色,枯暗不澤。
3. 大小不定,斑點邊緣清晰,表面光滑,無炎癥反應,無痛癢。
4. 經常使用口服避孕藥及妊娠女性,面部會出現“妊娠斑”,也屬于黃褐斑的一種。
5. 女性有黃褐斑者多伴有月經紊亂、經前乳脹,或慢性病癥。
6. 男性黃褐斑患者多伴有陽萎、早瀉、胃腸功能紊亂等。
7. 一般認為日照是黃褐斑的促發因素。
白斑--
1. 又稱“白癜風”。
2. 千萬別認為"斑"就一定是深色的,白斑就是一種常見的后天性色素脫失性皮膚病變。
3. 可發生于任何年齡、部位,常見于面、頸、手及前臂。
4. 顏色較正常皮膚淺,呈白色或淡膚色,不痛不癢。
5. 斑點大小不定,邊界清楚,逐漸擴大并相互事融合成片,可終身存在,也可自行消退。
老年斑--
1. 又名“壽斑”或老年色素斑(痣)。
2. 呈褐黑色,扁平狀。直徑大多在1毫米至10毫米之間,大小不等。
3. 表面粗糙,多呈蠟樣棕色斑快或丘疹,會逐漸增多增大。
4. 好發于老年人的面部、手背及前臂等平常日曬多的部位。
汗斑--
汗斑在醫學上叫“花斑癬”,是由一種嗜酵母圓形糠秕孢子菌所引起的。一般好發于熱帶、亞熱帶地區,多發生于青壯年男性的頸部、背部、前胸,呈圓形或不規則形黃豆大小,不高出皮膚表面,微微發亮,有光澤,這些斑點會逐漸擴大融合成片,呈深褐色或暗棕色,患者多無任何不適,少數可有瘙癢影響美觀,治療以藥物外搽抗菌為主。預防汗斑的要點是:勤洗、勤曬內衣、被褥、床單等,使糠秕孢子菌在紫外線照射下被殺滅。
扁平疣--
另一種較為常見的皮膚病是扁平疣,由于多發于青年人面部,所以又叫做“青年扁平疣”。扁平疣其實是一種病毒性的贅生物,外來毒性物質侵襲,加上自身皮膚腠理不密,導致毒邪積聚在皮膚形成疣體。真實疣體呈粟米或芝麻樣丘疹,而后會逐漸增大如大米粒或綠豆狀,呈群集的扁平狀血疹。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