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應根據年齡補腎氣
中老年人應根據年齡補腎氣
尋求良好的延年益壽之法以期 “健康長壽”,歷來是人們所求的美好愿望。其實,腎與人的壽夭存亡有密切關系。腎強是生命旺盛之體現,腎虛是疾病多發之主因,腎衰是機體老化之根蒂,補腎可延年益壽。
古人指出,人生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己通,其氣在下,故好跑。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快步走。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故好慢步。四十歲,五臟六腑皆大盛已平定,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善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歲,肺氣衰,故言善誤。九十歲,臟腑經脈空虛。百歲,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由此可見,人體的生長與衰老,與腎氣旺盛虛衰密切相關。而補腎之法正是延年益壽之關鍵。所以說“腎氣盛則延壽,腎氣衰則壽夭”。
年過四十補腎養陰
《素問·五常政大論》說:“陰精所奉其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年四十,而陰氣大半也,起居衰矣”。說明衰老是陰氣減退的結果。陰氣多指肝腎精血,精血不足,則易引起老年陰虛之證,故益壽之法亦應重視補腎養陰。可選服用熟地、枸杞、首烏、桑椹、旱蓮草、女貞子、玉竹、黒芝麻等。中成藥補腎益壽丸、青春寶、二至丸、六味地黃丸等適合兼有消瘦,五心煩熱,溲黃便干,眩暈而鳴,失眠多夢等陰虛體質。
年過半百滋水涵木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五八腎氣衰,發墜齒槁”,“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說明人體隨年齡增長,腎氣始衰,肝臟等功能也逐漸衰退。“肝腎同源”,肝藏血,腎藏精,精血互生,肝屬木,腎屬水,水能生木,若腎水枯竭,則不能生肝木。故肝腎同衰,益壽當補腎養肝并用。可選用女貞子、山萸肉、五味子、旱蓮草、首烏、桑椹、懷牛膝、杜仲、覆盆子、狗脊、菟絲子等。古人所用的首烏丸,枸杞煎、二黃丸、桑椹膏等均為補肝腎,養血生精,聰耳明目,延年益壽之名方,對耳聾眼花,筋脈不榮之人尤宜適用。同時,中醫強調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亦有益身體健康和延年益壽。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