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生理特點
人到了40歲以后,機體形態和機能逐漸出現衰老現象,通常認為45~65歲為初老期,65歲以上為老年期。老年人,在身體形態和機能方面均發生了一系列變化,主要表現在:①機體組成成分中代謝不活躍的部分比重增加,比如65歲與20歲相比,體脂多出部分可達體重的10~20%;而細胞內水分卻隨年齡增長呈減少趨勢,造成細胞內液量減少,并導致細胞數量減少,出現臟器萎縮。②器官機能減退,尤其是消化吸收、代謝功能、排泄功能及循環功能減退,如不適當加以調整,將會進一步促進衰老過程的發展。
(一)老年人消化功能的改變
1.老年人因牙周病、齲齒、牙齒的萎縮性變化,而出現牙齒脫落或明顯的磨損,以致影響對食物的咀嚼和消化。
2.舌乳頭上的味蕾數目減少,使味覺和嗅覺降低,以致影響食欲。每個舌乳頭含味蕾平均數,兒童為248個,75歲以上老人減少至30~40個,其中大部分人并出現味覺、嗅覺異常。
3.粘膜萎縮、運動功能減退。年逾60歲者,其中50%可發生胃粘膜萎縮性變化,胃粘膜變薄、肌纖維萎縮,胃排空時間延長,消化道運動能力降低,尤其是腸蠕動減弱易導致消化不良及便秘。
4.消化腺體萎縮,消化液分泌量減少,消化能力下降。口腔腺體萎縮使唾液分泌減少,唾液稀薄、淀粉酶含量降低;胃液量和胃酸度下降,胃蛋白酶不足,不僅影響食物消化,也是老年人缺鐵性貧血的原因之一;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分泌減少、活性下降,對食物消化能力明顯減退。
5.胰島素分泌減少,對葡萄糖的耐量減退。肝細胞數目減少、纖維組織增多,故解毒能力和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致使血漿白蛋白減少,而球蛋白相對增加,進而影響血漿膠體滲透壓,導致組織液的生成及回流障礙,易出現浮腫。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