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腹瀉的防治
幼兒腹瀉的防治
幼兒腹瀉的內因是因為嬰幼兒胃腸道發育不夠成熟,酶的活性較差,但營養需要相對較高,腸道負擔重。同時,嬰兒時期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循環系統以及肝、腎功能均未發育成熟,所以調節機能較差,免疫功能也相對不夠成熟,所以,嬰幼兒更容易患腸炎。喂養時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經過消毒或消毒不佳,會有細菌感染的可能,病毒就會通過呼吸道或水源感染。
腹瀉癥狀:多數患兒最初是發熱,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如流鼻涕、打噴嚏、鼻塞、微咳、咽部不適等,有嚴重水樣腹瀉和嘔吐。腹瀉持續時間最長可達28天。腹瀉初期1至2日內即排出水樣便,大便稀薄、色淡,有時呈白色米湯樣或清水樣便,黏液少,很少腥臭味,化驗檢查大便膿細胞很少見,多有嚴重的口渴和明顯的煩躁。
治療方法:孩子腹瀉時,護理很重要。孩子發生腹瀉后,首先應該在不影響孩子營養的情況下,給消化道休息的時間。在醫生治療開始時適當禁食,一般可禁食8至12小時,同時給予口服補液鹽,這樣可以代替靜脈輸液。對于新生兒腹瀉,家長要慎用口服補充液體療法。如果孩子出現腹瀉次數和量都有所增加,頻繁嘔吐、不能正常進食,發熱超過38℃就應該及時看醫生,醫生會根據孩子的情況考慮是否需要靜脈輸液,防止脫水。
開始治療后,可以逐漸恢復飲食,母乳喂養的孩子應當縮短每次喂乳的時間,可以用濃米湯加牛奶喂食,這樣可以保證嬰幼兒的熱量和營養的補充。對于低齡幼兒在拉肚子的初期要記錄好大便次數、大便量和每天喂食的量,隨時向醫生反映。要保持口腔和皮膚清潔,久瀉的患兒常伴有口腔炎癥出現,每次大便后用溫水沖洗,防止尿布疹及繼發感染。注意居室空氣流通,患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不要接觸病患兒,防止交叉感染;謴推谝匾暊I養,飲食中要逐漸增加易消化的食物,以減輕胃腸的負擔,同時要保持環境清潔。
預防方法:鼓勵母乳喂養,人工喂養時要注意飲食衛生,每次喂食前用開水洗燙食具,最好每日煮沸一次。母乳和人工喂養都應該按時添加輔食,應當幾種輔食同時添加。在孩子食欲不振或在發熱初期,應減少奶量及其他食物量,可以用水代替,避免過量食用脂肪高的食物;紶I養不良、佝僂病和腸道外感染時應及時治療,防止腹瀉發生。感染性腹瀉傳染性很強,這時必須注意隔離,應注意居室通風。氣候突然變化會誘發孩子腹瀉,要注意孩子的保暖和衣服增減,尤其是長時間在戶外活動時更要注意。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