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飲食的合理安排
幼兒的咀嚼、消化功能雖已較嬰兒成熟,但乳牙正在陸續長出,尚未出齊,胃腸消化吸收功能仍較年長兒及成人差,而其飲食正從乳類為主轉變為以糧食(谷類)為主食加上魚、肉、蔬菜、油等混合飲食,從流質、半流質轉變為半固體、固體食物。為保證幼兒能獲得充足的營養,幼兒飲食的安排應遵循以下原則:
(1)幼兒期開始生長發育雖較嬰兒期為慢,但仍在繼續發育,且活動量較嬰兒增多,故仍需供給營養豐富的食物,以保證充足的熱能和優質蛋白質。1—2歲,熱能供給量約為每日1100干卡;2—3歲,每日1200千卡,蛋白質攝入每日40克左右。蛋白質、脂肪和糖類之比約為蛋白質占總熱能12—15%,脂肪占20—30%,糖50—60%,優質蛋白占總蛋白的1/3—1/2。
(2)食物種類應多樣化,烹調方法也逐漸向成人飲食過渡,但由于此時咀嚼能力尚弱,消化吸收能力尚差,不適宜給予粗硬、油炸食品,如火腿、臘肉、香腸、硬莖蔬菜等。食物應注意碎、軟、細、爛,蒸煮較油炸易于消化,以湯面、軟飯、餃子、包子等形式更受幼兒喜愛。如能供給一定量的牛奶如每天1—2歲500毫升、2—3歲250毫升或豆漿則更為理想,最好飯后能吃一些水果。
(3)不宜采用刺激性強的食物如酸、辣、麻的食品或興奮性的咖啡、濃茶等。
(4)進食次數1—2歲小兒每日仍可進食5次,3餐加上、下午點心各一次,以后逐漸減為3餐加午點,每次間隔4小時。
(1)幼兒期開始生長發育雖較嬰兒期為慢,但仍在繼續發育,且活動量較嬰兒增多,故仍需供給營養豐富的食物,以保證充足的熱能和優質蛋白質。1—2歲,熱能供給量約為每日1100干卡;2—3歲,每日1200千卡,蛋白質攝入每日40克左右。蛋白質、脂肪和糖類之比約為蛋白質占總熱能12—15%,脂肪占20—30%,糖50—60%,優質蛋白占總蛋白的1/3—1/2。
(2)食物種類應多樣化,烹調方法也逐漸向成人飲食過渡,但由于此時咀嚼能力尚弱,消化吸收能力尚差,不適宜給予粗硬、油炸食品,如火腿、臘肉、香腸、硬莖蔬菜等。食物應注意碎、軟、細、爛,蒸煮較油炸易于消化,以湯面、軟飯、餃子、包子等形式更受幼兒喜愛。如能供給一定量的牛奶如每天1—2歲500毫升、2—3歲250毫升或豆漿則更為理想,最好飯后能吃一些水果。
(3)不宜采用刺激性強的食物如酸、辣、麻的食品或興奮性的咖啡、濃茶等。
(4)進食次數1—2歲小兒每日仍可進食5次,3餐加上、下午點心各一次,以后逐漸減為3餐加午點,每次間隔4小時。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