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知識,怎樣學以致用
有專家舉辦育兒講座,每場幾近座無虛席,出席父母也聽得入神。然而,究竟參加的父母能否從講座中學到有用的東西呢?很多父母表示,各種講座所介紹的教子招式,很別出心栽。但當問及她自己能否做到時,他們大多表示困難。
父母不能學以致用,基于多項原因:
·講者或作者的風格和受眾的風格截然不同;講者做到的,父母未必能做到。
·講者或作者介紹的內容多,父母雖然在當時聽得、看得很入神,但事后便忘得一干二凈。這是常見的現象。
提議父母在學習到育兒知識后,回家做點功課,這樣可使功力大增!
這功課是這樣做的:
首先,選擇你認為最有用的一、兩項技巧。不要太貪心。如果你能實踐一項技巧,已經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
第二步,回想示范、舉例。如果沒有示范,你便要運用一點想像力,想想如何做出來。
第三步,當運用該技巧的情景已瀝瀝在目時,你便嘗試轉換主角,想像使用該技巧的人便是你!盡量將畫面弄清楚些。
第四步,當你已看清楚自己如何運用該技巧后,便要嘗試將自己投入該角色的體內,想想自己如何運用該技巧。不明白?讓我仔細分辨上一步和這一步的分別。在上一步轉換主角時,你心中的畫面仍看到自己,就像看到自己在電視螢幕中。但在這一步,你的心靈、情感要投入其中,你看不到自己,你看到的是你的孩子。你要想像自己如何向孩子正確實施。
不斷操練,直至純熟為止!
李女士的兒子很偏食,尤其不愛吃蔬菜。專家介紹了一個方法,要她對孩子說:你最近排泄不佳,一定要多點吃菜;但我尊重你,你可以選吃西紅柿,或是菠菜。專家解釋,讓孩子有選擇權,較易獲得他們的接納。李女士在做功課時,所要學的,不單是說話的內容,還包括如何面對孩子的反抗、說話的幽默感!經過多番練習,李女士成功了。她說:以往聽講座,好像水過鴨背,雖然覺得那些技巧很有用,但轉瞬間便忘掉。做了功課后,我才真正吸收。以往我最感困難的,是難以像講者般氣靜神閑地和孩子說話。不消兩句,我便會火光起來,將各種指引拋諸腦后。做了功課后,我較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也較能將要說的話記牢。到了實戰時,便能使用出來!
各位父母,我們時常吩咐孩子在上課后要溫習,要做功課。你又能否以身作則,在聽過、看過之后,回家做以上的功課?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