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的喂養方法
早產兒用人乳哺喂最理想,哺喂人乳的早產兒,發生消化不良和其它感染的機會少,體重穩步增加。近來研究發現,早產婦乳汁中蛋白質、脂肪含量等均高于足月產婦,用人乳喂養時要盡量喂早產兒自己母親的奶,不喂庫存人乳,這樣才能保證為其提供最大量的營養素。人工喂養者可采用早產兒配方乳,該種配方乳每100ml可供熱能280kj(67kcal),脂肪以中碳鏈三酸甘油酯占40%~50%,碳水化合物則以乳糖、蔗糖或葡萄糖聚合物為主,易為早產兒所消化吸收。
早產兒的吮吸和吞咽功能不完善,易發生嗆奶和吐奶,故開始喂乳時應十分小心。對于出生體重在2300g以上的早產兒,若一般情況良好,產后3~6h可試喂5%葡萄糖水,1~2次后無嘔吐等異常情況發生,即可抱喂母乳;體重2300g以下吮吸力欠佳者可把母乳吸出后裝入奶瓶內喂哺,等吮吸能力好轉再逐漸增加直接母乳喂養的次數;對于2000g以下或吮吸吞咽能力不良以及因哺乳而引起青紫的早產兒,可用鼻、胃管喂養;不能喂養或經胃腸的乳量不足期間應給予胃腸道外補液。
早產兒的吮吸能力和胃容量均有限,攝入量的足夠與否不象足月新生兒那樣表現明顯。體重較低的早產兒應每日或隔日測體重以計算攝入量,不抱給母親喂養的早產兒要完全根據體重來計算攝入量。體重較大的直接哺母乳的早產兒可按需哺喂,但必要時也要做過磅試驗。早產兒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入量的參考量生后第2日為40ml,第3日80ml,第4日120ml,第5日150ml,以后每日增加10ml,10日以內最多不超過200ml。早產兒早期不能吃盡時可適當減少,若不能完成該量1/2者,應給予胃腸道外補液。
為適應早產兒胃容量小,需要量多的矛盾,喂養時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體重越小,哺乳次數宜越多,一般1000g以下者每1h喂一次,1000g者1.5h一次,1500g者2h一次,大于2000g者3h一次。
出生體重超過2500g的早產兒,其吮吸、吞咽和消化吸收功能大多已較成熟,一般可按足月新生兒喂養。
早產兒的吮吸和吞咽功能不完善,易發生嗆奶和吐奶,故開始喂乳時應十分小心。對于出生體重在2300g以上的早產兒,若一般情況良好,產后3~6h可試喂5%葡萄糖水,1~2次后無嘔吐等異常情況發生,即可抱喂母乳;體重2300g以下吮吸力欠佳者可把母乳吸出后裝入奶瓶內喂哺,等吮吸能力好轉再逐漸增加直接母乳喂養的次數;對于2000g以下或吮吸吞咽能力不良以及因哺乳而引起青紫的早產兒,可用鼻、胃管喂養;不能喂養或經胃腸的乳量不足期間應給予胃腸道外補液。
早產兒的吮吸能力和胃容量均有限,攝入量的足夠與否不象足月新生兒那樣表現明顯。體重較低的早產兒應每日或隔日測體重以計算攝入量,不抱給母親喂養的早產兒要完全根據體重來計算攝入量。體重較大的直接哺母乳的早產兒可按需哺喂,但必要時也要做過磅試驗。早產兒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入量的參考量生后第2日為40ml,第3日80ml,第4日120ml,第5日150ml,以后每日增加10ml,10日以內最多不超過200ml。早產兒早期不能吃盡時可適當減少,若不能完成該量1/2者,應給予胃腸道外補液。
為適應早產兒胃容量小,需要量多的矛盾,喂養時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體重越小,哺乳次數宜越多,一般1000g以下者每1h喂一次,1000g者1.5h一次,1500g者2h一次,大于2000g者3h一次。
出生體重超過2500g的早產兒,其吮吸、吞咽和消化吸收功能大多已較成熟,一般可按足月新生兒喂養。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