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別亂用退熱藥
發熱是人體必要的保護機制。有些年輕的媽媽認為孩子發了熱一吃退熱藥病就好了。因此,她們動不動就給孩子吃退熱藥。實際上,這樣做很容易造成假象,掩蓋癥狀,使疾病難以診斷。
一般健康人的體溫約為37℃,高于37℃則為發熱。幼兒大腦發育尚未完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薄弱,因此,孩子一有病就發熱,而其它癥狀不顯,如感冒、麻疹、肺炎、局部感染、藥物反應、風濕熱等。發熱成了孩子有病的信號。因此,發熱是診斷疾病的重要體征,如果熱一上來就用退熱藥把它壓下去,常常掩蓋了病情,給診斷事業困難,甚至到了疾病危急時才被確診。
另外,有些退熱藥,如阿司匹林影響小兒凝血機制,導致皮膚、肺、腦等臟器出血;又如非那西丁可使新生兒血液中的低血紅蛋白變成高血紅蛋白,使紅細胞攜帶氧的能力下降,導致組織缺氧,嚴重的還會引起腦水腫、抽搐、昏迷等。因此,動不動就給退熱藥對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
小兒發熱時應查明原因,再作對癥治療或病因治療。
如果小兒體溫不超過38℃,一般不需要用退熱藥,在治療中密切觀察就行。當然,小兒體溫過高,如達39℃或以上就會嚴重影響孩子健康,且可發生驚厥、抽搐等。這種情況下,在積極治療的基礎上可用退熱藥,同時采用物理降溫法,如酒精擦澡、冰袋鎮頭等。
一般健康人的體溫約為37℃,高于37℃則為發熱。幼兒大腦發育尚未完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薄弱,因此,孩子一有病就發熱,而其它癥狀不顯,如感冒、麻疹、肺炎、局部感染、藥物反應、風濕熱等。發熱成了孩子有病的信號。因此,發熱是診斷疾病的重要體征,如果熱一上來就用退熱藥把它壓下去,常常掩蓋了病情,給診斷事業困難,甚至到了疾病危急時才被確診。
另外,有些退熱藥,如阿司匹林影響小兒凝血機制,導致皮膚、肺、腦等臟器出血;又如非那西丁可使新生兒血液中的低血紅蛋白變成高血紅蛋白,使紅細胞攜帶氧的能力下降,導致組織缺氧,嚴重的還會引起腦水腫、抽搐、昏迷等。因此,動不動就給退熱藥對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
小兒發熱時應查明原因,再作對癥治療或病因治療。
如果小兒體溫不超過38℃,一般不需要用退熱藥,在治療中密切觀察就行。當然,小兒體溫過高,如達39℃或以上就會嚴重影響孩子健康,且可發生驚厥、抽搐等。這種情況下,在積極治療的基礎上可用退熱藥,同時采用物理降溫法,如酒精擦澡、冰袋鎮頭等。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