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沒興趣就學不好”嗎
著名鋼琴家劉詩昆先生10歲時即獲得中國少年兒童鋼琴比賽冠軍,17歲獲得匈牙利李斯特國際鋼琴比賽特別大獎,19歲又獲得世界最頂尖鋼琴比賽的亞軍,是他的學琴之路 有什么特別的捷徑嗎?還是他的父母具有特別的教學方法?如果孩子學琴不刻苦,家長應該讓步嗎?請看本報上周采訪內容的繼續――
學琴是學業 不是消遣
記者:有家長遇到這樣的難題:孩子剛開始學琴的時候,熱情很高;可是一段時間以后,熱乎勁過去了,練琴越來越不用心,進度也不理想。此時最讓家長為難,如果放棄,半途而廢太可惜;如果繼續,又擔心強迫孩子學,效果也不好。請問劉先生當年是怎么學琴的?
劉先生:學琴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堅持學下去的,學了一段不愿學是正常的。從我辦的鋼琴藝術幼兒園和鋼琴藝術中心看,孩子們自己提出愿意學鋼琴的人數非常多,這跟過去相比,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我認為,這跟兒童的智商有關。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好,飲食方面家長非常注重營養水平,所以他們的體質都相當棒;而且他們很小的時候已經接收到各種信息,鋼琴是怎么回事兒,早就看在眼里了。現在2歲多的幼兒就可以學琴;過去的孩子基本上是4歲到12歲左右,才先后開始學琴。
以我幼年所處的生存年代考察,我能在3歲時學琴已是非常不容易了。我的父親是搞音樂出身,經商也比較有錢,而且他決心培養兒子成為鋼琴家――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促使我成材。
現在的父母讓孩子學琴,或者滿足孩子自身的要求送他來學琴,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并不是想讓孩子成名成家,享譽全世界。所以當孩子不想繼續的時候,父母會說:唉,不想學就別學了吧,反正咱們孩子將來也不想當鋼琴家!于是孩子就合情合理地半途而廢了。
如果你們是替家長問我這個問題,我個人觀點――孩子不愿意學,也得讓他學。因為學琴從來都不是娛樂、消遣或游戲。
我要對學琴孩子的家長說:學琴是學業,就像孩子去上學、去完成作業一樣。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沒興趣就學不好琴,不如不學。我對家長說:別問孩子,問自己!兒童的心理特征,自然是來得容易去得快,他們的興趣容易發生轉移,尤其對玩感興趣,如果不是玩,很快就生厭了。此時家長就應該認真對待,家長不管,孩子就學不好。
還有的家長覺得彈琴就是文娛活動,培養高雅的情趣,是閑著沒事時候的消遣。有這樣想法的父母,也不會堅持督促孩子學琴。如果孩子對寫作業沒有興趣怎么辦?家長一定不會說不想寫就別寫了,大家會想盡方法讓孩子完成作業,而且完成的質量還要好。在這些方面,家長的辦法是很多的,拿出同樣的辦法來對待孩子的學琴,就沒有難題了。
學琴的關鍵不在興趣
記者:但是家長們會這樣想――強扭的瓜不甜,孩子沒興趣怎么會學得好呢?
劉先生: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這個道理誰都知道,因此我說不愿意彈琴的多是正常現象。只要家長有信心,有決心,有恒心,孩子就能學得好;相反,家長不管而依靠孩子自己學習,就無法保證了。
學琴的關鍵不在興趣,沒興趣的孩子不比有興趣的孩子學得差,有興趣的孩子也不比沒興趣的孩子學得好,關鍵是用在學琴上的時間。或者干脆這樣說,哭著練和笑著練,練出的效果沒多大分別。
記者:對于學習相對較緊張的孩子,每天需用多少時間練琴?您有后來的成就,多半依靠自己的毅力,還是家里的管教?
劉先生:每天半小時,我認為差不多了。我小時候開始學琴,每天彈45分鐘吧,我父親是比較嚴格的,彈琴不認真,也會挨打。3歲小孩子不懂什么前途、理想,大人讓彈就彈唄,彈到10歲獲得全國冠軍的時候,也不懂得把成績和理想、前途一類的結合起來,那是大人們的事情。
所以我對家長說,要用鼓勵、引導、獎勵,適當加入威嚴、強制的手段,讓孩子學下去。 沒興趣學不好是針對成年人而言的,成年人成就一項學業,沒興趣就不可能學好,但孩子可不是。不能拿成人的思路套孩子。
學琴是學業 不是消遣
記者:有家長遇到這樣的難題:孩子剛開始學琴的時候,熱情很高;可是一段時間以后,熱乎勁過去了,練琴越來越不用心,進度也不理想。此時最讓家長為難,如果放棄,半途而廢太可惜;如果繼續,又擔心強迫孩子學,效果也不好。請問劉先生當年是怎么學琴的?
劉先生:學琴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堅持學下去的,學了一段不愿學是正常的。從我辦的鋼琴藝術幼兒園和鋼琴藝術中心看,孩子們自己提出愿意學鋼琴的人數非常多,這跟過去相比,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我認為,這跟兒童的智商有關。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好,飲食方面家長非常注重營養水平,所以他們的體質都相當棒;而且他們很小的時候已經接收到各種信息,鋼琴是怎么回事兒,早就看在眼里了。現在2歲多的幼兒就可以學琴;過去的孩子基本上是4歲到12歲左右,才先后開始學琴。
以我幼年所處的生存年代考察,我能在3歲時學琴已是非常不容易了。我的父親是搞音樂出身,經商也比較有錢,而且他決心培養兒子成為鋼琴家――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促使我成材。
現在的父母讓孩子學琴,或者滿足孩子自身的要求送他來學琴,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并不是想讓孩子成名成家,享譽全世界。所以當孩子不想繼續的時候,父母會說:唉,不想學就別學了吧,反正咱們孩子將來也不想當鋼琴家!于是孩子就合情合理地半途而廢了。
如果你們是替家長問我這個問題,我個人觀點――孩子不愿意學,也得讓他學。因為學琴從來都不是娛樂、消遣或游戲。
我要對學琴孩子的家長說:學琴是學業,就像孩子去上學、去完成作業一樣。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沒興趣就學不好琴,不如不學。我對家長說:別問孩子,問自己!兒童的心理特征,自然是來得容易去得快,他們的興趣容易發生轉移,尤其對玩感興趣,如果不是玩,很快就生厭了。此時家長就應該認真對待,家長不管,孩子就學不好。
還有的家長覺得彈琴就是文娛活動,培養高雅的情趣,是閑著沒事時候的消遣。有這樣想法的父母,也不會堅持督促孩子學琴。如果孩子對寫作業沒有興趣怎么辦?家長一定不會說不想寫就別寫了,大家會想盡方法讓孩子完成作業,而且完成的質量還要好。在這些方面,家長的辦法是很多的,拿出同樣的辦法來對待孩子的學琴,就沒有難題了。
學琴的關鍵不在興趣
記者:但是家長們會這樣想――強扭的瓜不甜,孩子沒興趣怎么會學得好呢?
劉先生: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這個道理誰都知道,因此我說不愿意彈琴的多是正常現象。只要家長有信心,有決心,有恒心,孩子就能學得好;相反,家長不管而依靠孩子自己學習,就無法保證了。
學琴的關鍵不在興趣,沒興趣的孩子不比有興趣的孩子學得差,有興趣的孩子也不比沒興趣的孩子學得好,關鍵是用在學琴上的時間。或者干脆這樣說,哭著練和笑著練,練出的效果沒多大分別。
記者:對于學習相對較緊張的孩子,每天需用多少時間練琴?您有后來的成就,多半依靠自己的毅力,還是家里的管教?
劉先生:每天半小時,我認為差不多了。我小時候開始學琴,每天彈45分鐘吧,我父親是比較嚴格的,彈琴不認真,也會挨打。3歲小孩子不懂什么前途、理想,大人讓彈就彈唄,彈到10歲獲得全國冠軍的時候,也不懂得把成績和理想、前途一類的結合起來,那是大人們的事情。
所以我對家長說,要用鼓勵、引導、獎勵,適當加入威嚴、強制的手段,讓孩子學下去。 沒興趣學不好是針對成年人而言的,成年人成就一項學業,沒興趣就不可能學好,但孩子可不是。不能拿成人的思路套孩子。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