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食物的養生原則
冬季食物的養生原則
飲食養生原則1、補腎填精,宜為溫補。中醫認為冬季天氣寒,寒邪易傷腎陽,宜食溫性食物,以食物熱氣治寒。腎是人體的根本所在,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源泉,它滋五臟的陰氣發五臟的陽氣。所以,冬季養生調養攝取食物當以補腎溫陽、培本固元、強身健體為首要原則。冬季調養攝取的食物宜溫性,忌寒涼。常以鹿肉、狗肉、羊肉、麻雀、韭菜、蝦仁、栗子、胡桃仁、以溫補腎陽,以海參、龜肉、芝麻、黑豆、等宜填精補髓。從現代營養學的觀點,冬季溫補類的食品含熱量較高,營養豐富,滋養作用強,有極為豐富的蛋白、脂肪、糖、礦物質等。一般地蛋白質含量大于每千克體重1.5克,脂肪含量大于每千克體重1克,糖含量大于每千克體重6克。
飲食養生原則2、持續進補,宜適量適度。真對自身體質類型辯證施用,在冬季都可對證進補,能會增強體質、促進健康。正常體質的人群更要注意選擇抗衰老、強身健體的膳方,堅持冬季養生進補,即補充足夠營養,又保護人體陽氣。但要注意,膩滯厚味的滋補的物品不宜過量,免得傷及脾胃反而效果不佳,傷害健康。
飲食養生原則3、溫補有講究。僅適用于體質陽虛或寒、濕等病理變化的人們,不適宜體質陰虛火旺和實熱征候的人們,若有大熱、大渴、便秘、五心煩熱等癥狀者。如患有急性疾病患者,進補應暫停,待病情穩定且辯證后才可予以繼續進補。
飲食養生原則4、滋潤防燥。冬天雖然清爽,但是過于干燥了,難免會唇干舌燥。干燥的冬天又特別容易引起咳嗽,而這類咳嗽差多為燥咳,治療方法以潤為主,人們宜“潤一潤”,防干燥。如吃些煲老糖水(用凍水放入陳皮、冰糖煲約2小時即成)、紅蘿卜馬蹄水、川貝燉蘋果等。
飲食養生原則5、注重食補巧用補品。為了增強體質,許多人往往習慣于在冬令服用些補品。人參、鹿茸、阿膠、黃芪之類,固然對人體各有益處,但如果服用不當就會常帶來一些副作用,而適當地進行食補,即經濟又沒副作用之慮。所以,冬令進補養生,首先應遵循“藥補不如食補”的原則。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