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和五味飲食養生之要
“民以食為天”,在養生保健中,飲食營養位居第一。古人對飲食養生提出了一個總的原則,就是“謹和五味”。這里的“五味”既指食品的“酸、苦、甘、辛、咸”各種味道,又指代食物的營養成分。其意在告誡人們,既要謹慎地選擇食品,又要謹慎地調和各種味道,達到飲食養生的目的。
營養均衡,謹和五味。人體新陳代謝必需的脂肪、蛋白質、糖、維生素、無機鹽和水,富含于谷物類、豆類、蔬菜類、魚肉類、禽蛋類等各種食物之中。各類食品的營養成份各有側重,谷物類糖分多,魚肉類脂肪多,禽蛋類蛋白質多,蔬菜類維生素多,食物要多樣化,不能太挑剔,所以中醫提倡“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食養原則。人是雜食性動物,食物品種多樣,謹和五味,營養成份就均衡就全面。
咸淡適宜,中和五味。不偏不依謂之中和,古人所說的“五味中和”是指各種食品的酸、苦、甘、辛、咸各種味道要濃淡適度,寧淡勿濃。《呂氏春秋·盡數》說“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則生害矣”。五味過濃要損傷機體,五味過淡以不能激發食欲,因而要五味適度,即吃的時候口中舒服,吃了以后心中舒服,排泄時腸中通暢。如果只圖吃的時候口中夠味,吃后引發心中難受,排泄困難,則對身體有害無益!娥B生論》“滋味煎其臟腑,醴醪煮其胃腸”,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饑飽調勻,適量五味。《黃帝內經》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北╋嫳┦吵龘p傷腸胃,增加消化器官的負擔而外,營養過剩也并非好事,從生理學觀點看,營養成分越多,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有毒的代謝產物就越多,代謝功能越旺盛,細胞的成熟和死亡也相應加快。有人曾用兩組小鼠做實驗,一組給予全量食物,由其任意攝取,另一組只給全量的80%。觀察結果,全量食物組的平均壽命為36個月,而食量80%的平均壽命為55個月。所以“節食可以長壽”的觀點是有科學依據的。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