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教授的音樂養生法第 2 頁
陽虛體質音樂養生法
陽虛指陽氣虛衰的病理現象。陽氣有溫暖肢體、臟腑的作用,如陽虛則機體功能減退。陽虛體質特征和寒性體質接近,為陽氣不足,有寒象,表現為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唇色蒼白,少氣懶言,嗜睡乏力,男性遺精,女性白帶清稀,易腹瀉,排尿次數頻繁,尤其夜尿多,性欲衰退等。
音樂調理:聽角音、徵音,振奮陽氣,增加人體活力。古琴曲《流水》《酒狂》《欸乃》等。
陰虛體質音樂養生法
陰虛體質是指當臟腑功能失調時,易出現體內陰液不足,陰虛生內熱的癥候,常表現為形體消瘦,兩顴潮紅,手足心熱,潮熱盜汗,心煩易怒,口干,頭發、皮膚干枯,舌干紅、少苔,甚至光滑無苔,多因燥熱之邪外侵、過食溫燥之品、憂思過度、房事不節、久病之后而發病。
音樂調理:多聽羽音、商音。羽音入腎,為水之下源,商音入肺為水之上源。羽調古琴曲有《烏夜啼》《稚朝飛》。商調式古琴曲有《長清》《鶴鳴九皋》《白雪》《瀟湘水云》等。
濕熱體質音樂養生法
濕有外濕和內濕的區分。外濕是由于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濕,使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內濕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若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吃過多油膩、甜食,脾就不能正常運化而使水濕內停;且脾虛的人也易招來外濕的入侵,外濕也常困阻脾胃使濕從內生,所以兩者是既獨立又關聯的。
濕熱或因夏秋季節天熱濕重,濕與熱合并入侵人體,或因濕久留不除而化熱,或因陽熱體質而使濕從陽化熱,因此,濕與熱同時存在很常見。
音樂調理:宮音、羽音,宮音入脾,健脾化濕;羽音入腎,滋陰清熱,古琴曲有《山居秋暝》《憶故人》等。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