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漁的養生之道——心和
李漁的養生之道——心和
中國歷史上最擅長閑學的人非李漁莫屬。他的《閑情偶寄》包括戲曲、歌舞、服飾、修容、園林、建筑、花卉、器玩、頤養、飲食等藝術和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可以算得上是閑學的集大成者了。
李漁一生并非安逸,他跨明清兩代,飽受時代動蕩和戰亂之苦,青年落第,中年家道衰落,窮愁半世,靠賣詩文和帶領家庭劇團到處演戲維持生計。然而他卻在亂世之中活到古稀之年,他的養生之道即是“心和”。
所謂“心和”,就是以達觀心態生活。李漁認為“心和”是養生、治病的“務本之法”,他說:“樂不在外而在心,心以為樂,則是境皆樂;心以為苦,則無境不苦。”只要心樂,便處處是樂境,如果心苦,那就沒有幸福可言。一個老太太有兩個女兒,老大賣傘,老二賣扇子。一到雨天,她就替老二擔憂;天氣晴了,她又為老大擔憂,因此沒有一天不擔憂的。有人問她,為什么不換個角度想想。她照著做了,果真每天都快樂。養生首先是有一種良好的心境,悲觀地生活,只能使良辰美景變成灰暗的世界。
“心和”便可享受天倫之樂。李漁認為家庭是人間第一樂境,他認為喜新厭舊是人的本性,但仍可在平淡的家庭生活中制造樂趣。他的辦法是:購置家具,讓居住環境煥然一新,為家人購置漂亮的衣飾,改變他們的形體和氣質。原來,李漁是用“愛情保鮮法”來創造家庭的快樂。
“心和”便可安然入眠。李漁說睡覺是“醫治百病的神藥”。失意浪蕩半生的李漁,睡得香甜,屋檐下、夏風中,都可入眠。李漁也說睡覺要適度,普通人一日七八個小時為宜,多睡少睡都不可。李漁一日訪友,友人睡到中午才見他。李漁詩道:“吾在此靜睡,起來常過午;便活七十年,止當三十五。”雖然戲謔,不無真意。而睡覺的至樂境界莫過于“手倦拋書午夢長”,手捧閑書,心無掛礙,看著看著就睡著了。
“心和”可讀圣賢書。說到讀書,李漁給文人的藥方是“凡系識字之人,即可以書當藥。”讀書可學知識、拓視野、長境界。而著書以抒懷,以血為墨,獲得精神的愉悅,確實難為外人道,卻是古今文人心知肚明的公理。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