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家書中的養生之道
鄭板橋家書中的養生之道
清朝康雍乾時代,百姓的平均壽命不到40歲。但是清代著名的書畫家鄭板橋卻歷經三代皇帝,享年73歲,算是那個時期的高壽之人。鄭板橋做縣令時,曾寫了一封家書,把自己的養生之道和盤托出,希望兒子終身行之。并把養生要素歸納為五點:一、黎明即起,吃白粥一碗,不用粥菜;二、飯后散步,以千步為率;三、默坐有定時,每日于散學后靜坐片刻;四、遇事勿惱怒;五、睡后勿思想。這些即便是在現在看來也有不少值得借鑒的地方。
黎明即起 白粥一碗
鄭板橋曾在江蘇興化老家的廚房門聯上寫過一副對聯。其聯為:“青菜蘿卜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這是鄭板橋日常飲食生活的縮影。吃的是青菜、蘿卜、糙米飯,雖然生活簡樸,卻不乏養生真諦。即便是早餐不用粥菜的一碗白粥也充滿了濃濃的養生味道。
享壽86歲高齡的清代著名養生家曹庭棟,將古人的養生心得與自己的實際經驗結合,寫成“養生隨筆”,命名為《老老恒言》。曹庭棟在該書《晨興》篇中說:“每日空腹,食淡粥一甌,能推陳致新,生津快胃,所益非細。如雜以甘咸之物,即等尋常飲食。”強調了食粥清淡,不添甘咸之物的養生理論。我們現在很多人在吃粥的時候,為了增加口感,喜歡搭配著咸菜或者白糖一起吃,實際上這種飯吃多了不利于養生,不是攝鹽量過大,就是含糖飲食過多,都不利于健康。
飯后散千步
常言道:“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很多喜愛健身的人都有飯后散步的習慣。散步時,全身95%的肌肉和骨骼都被調動起來,代謝活動增強、血流通暢,就像從頭到腳給全身做了遍“按摩”,不僅釋放壓力,還能護心護腦。散步時,下肢肌肉加強活動,有節奏地擠壓靜脈血管,促進血液循環,使它迅速回流心臟,可減少患動脈硬化的可能。
中醫專家介紹,飯后散步雖然有種種好處,但卻不適合某些人。比如患冠心病、心絞痛的人,進食后立刻進行大運動量活動,有可能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患有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人飯后立刻散步會增加胃腸蠕動,吃進去的食物對胃壁產生刺激,不利于胃黏膜修復。貧血、低血壓的人飯后散步時很容易造成腦部相對缺血,出現頭昏、目眩,甚至昏厥。最好餐后1小時再散步,每次半小時,注意不要刻意追求速度。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