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顏德馨的養生醫話第 2 頁
動靜結合 長有天命
中國養生文化中的動靜觀是一對關系復雜的范疇,它們同被納入傳統養生思想理論體系中,更重要的是它們被辯證地體現和應用于養生方法實踐中。這種辨證關系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動與靜互為因果和前提。如朱熹所謂:“若以天理觀之,則動之不能無靜,猶靜之不能無動也,靜之不可不養,猶動之不可不察也。”二是相互包容和蘊涵。沒有絕對的動與靜,而是靜中有動,動中有靜,或外動內靜,外靜內動。明末清初思想家王船山“靜者,靜動,非不動也”,就是這層意思。三是動靜相互消長轉化。如宋代周敦頤《太極圖說》謂“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這種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結合的養生方法體現了中國古代養生文化的科學性。
我在生命科學研究中,提出氣血為生命之本,氣血流暢與平衡是機體健康長壽的基本條件,氣血失暢失調,氣滯血瘀為衰老之因。動以養形,靜以養神,方法雖異,目的均為促進機體氣血流暢,消除瘀血,使機體陰陽氣血從不平衡轉入新的平衡,從而維持生命健康和長壽。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