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養生觀第 2 頁
靜柔氣功 生生不息
老子還十分重視氣功養生,為后世丹道養生家所重視。呼吸吐納法源本于老子,常修此功,漸將真氣自動地推向經絡中去,達到氣貫全身的目的。靜柔功論體現了老子以靜制動、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的思想,后世據此創作出好多種氣功和武術功法,如靜坐功、柔氣功、《易筋經》中的內壯功等。老子所說的柔、弱、靜,孕育著剛、強、動等積極力量;是外柔內剛、外弱內強、外靜內動;是柔中有剛、弱中有強、靜中有動。保持人體生生不息的柔和之氣,使生命永遠處于運動的狀態之中,這是使人體獲得健康長壽的根本。
行事謹慎 回避禍害
老子說,人生的大限是一百年,有節度善護養的可活得更長。這就好比蠟燭用大芯和小芯燃燒的時間長短不同一樣。一個人大聲說話與小聲說話、過多勞神與少耗精神、脾氣暴躁與從不發怒會產生不同的后果。所以,要做到不因沒有功業而勞心,也不追逐名利隨波逐流。淡然無為,神氣自然充盈。他把這些稱為“不死之藥”。
老子認為,人的生命從出生一直到死亡,不受憂思嗜欲的損傷而能長壽的占十分之三;因安逸富貴而短命夭亡的占十分之三;本可長壽因為行動不慎造成不正常死亡的也有十分之三。為什么人不能全都長壽呢?善于養生的人,懂得行事謹慎,就能回避禍害。
老子的養生哲理對后世醫家攝生學有著很大的影響。中醫學認為,人之生死乃一氣之化,生者氣之聚,死者氣之散。人之生必有生之理,人之死必有死之因,生生死死自然之理也。常有富貴之人席豐履厚、增益其生,追逐聲色、厚味,不知“甘脆肥濃為腐腸之藥,蛾眉皓齒為伐性之斧”,皆死于聲色、厚味之下。善攝生者則不然,知生有常理,守道抱德而不厚其生,知死亦常理,樂天處變不憂其死,生死不動其心,則物無足以害之。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