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養生小常識
清明養生小常識
清明,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三月初一前后(公歷4月4-6日),太陽到達黃經15°時為清明節氣!对铝钇呤蚣狻罚骸叭鹿潯镏链藭r,皆以潔齊而清明矣!卑船F行公歷,目前清明節位于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中醫網為您介紹一些清明養生小常識,供參考:

清明養肝
中醫認為“春與肝相應”,意思是說春季的氣候特點與人體肝臟有密切關系。體內肝氣隨著春日漸深而愈盛大,在清明之際達到最旺。常言道過猶不及,如果肝氣過旺,會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還可造成情緒失調,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發各種疾病。此時養生重在養肝。保健方法應以養肝為主?稍卺t生指導下服用杞菊地黃丸等滋腎養肝的中藥。
注意保暖
俗話說“清明亂穿衣”,說的是清明節前后,因氣候變化多端,早晚溫差大,應該準備一件可以隨便穿脫的外套。早晚出門時注意保暖,中午感到熱時,可脫掉,這樣就會有效預防感冒,所謂“春捂”也是這個意思,當然,“春捂”的過程也應因人而異,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決定衣服增減多少。
謹防高血壓
中醫認為高血壓的病因多見年老體虛、情志失調、勞倦久病、飲食偏嗜等,其病理主要為陰陽失調,本虛標實;加懈哐獕旱娜藨捎镁C合調養助肝木之疏泄、腎水之涵,以調和陰陽,扶助正氣。
適量運動
中醫認為人應四時,春季萬物生長,機體也是如此。吐納調息法對人體陽氣有益。可多到空氣清新之處,比如公園,廣場,樹林,山坡等地慢走,打拳,做操,盡量多活動,使陽氣增長有路。
飲食清補為主
清明,除了要利水滲濕外,還要適當補益,因而養血舒筋最為重要,特推薦桑葚薏米燉白鴿(桑葚20克,薏米30克,白鴿1只,姜、鹽、香油少許,文火燉2小時)作為食補佳品。飲食要清淡,應定時定量,限鹽,補鉀,以清補為主,多吃蔬菜、水果,以防上火。可多吃些柔肝養肺的食品,如薺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臟、通血脈;山藥健脾益肺。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