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頸椎肥厚增生及頸部損傷等原因引起頸椎骨質增生或椎間盤突(脫)出或韌帶增厚,刺激壓迫頸脊髓和頸部神經、血管而產生一系列癥狀的臨床綜合征。

(此圖片來源于網絡共享資源)
臨床頸椎病癥狀復雜多樣,根據癥狀可分為以下幾型:
頸型
主要表現為頸部酸脹疼痛明顯伴頸部活動受限,肩背僵硬,部分患者可出現短暫性上肢感覺異常,但并沒有下肢癥狀如走路不穩和踩棉花感,也沒有咳嗽或打噴嚏時疼痛加重現象。
神經根型
主要表現為頸肩及手臂部沿神經分布區出現疼痛、麻木、感覺異常及放射性疼痛,痛性多為刺痛或灼痛,咳嗽、打噴嚏時疼痛加重,長時間患病者可伴有肢體肌力減退、握物不穩等情況發生。
椎動脈型
癥狀表現與椎動脈供血不足密切相關,常因頸部的突然旋轉而出現頭痛頭暈,嚴重者可出現猝倒現象,但倒地后頸部回中立位后往往可立即站起,意識清楚,久之會伴有神經衰弱和記憶力減退等情況。
脊髓型
表現為單側或雙側下肢痿軟麻木無力,雙腿沉重發緊,步態不穩,走路像踩棉花般高低不平,也伴上肢麻木疼痛和無力,握力減退,持物易墜,不能完成精細動作,嚴重患者會發生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礙及四肢癱瘓。
交感神經型
癥狀復雜多變,多為患者主觀癥狀,如頭痛、耳鳴、聽力減退、肢體發涼畏寒等,也有患者表現頸項、手足心等部位多汗和經常無誘因打嗝,此型頸椎病多無明顯體征,X線僅示頸椎退行性改變甚至無任何異常,故此型頸椎病不易診斷。
雖然臨床將頸椎病按不同表現分型,但實際患者往往是兩型以上頸椎病同時發作,故稱為混合型頸椎病,如神經根型合并椎動脈型、椎動脈型合并交感型等,少見頸椎病單型發病,像病例中的患者楊麗,既出現手臂及手指麻木疼痛,同時伴頭暈頭痛,就是神經根型合并椎動脈型頸椎病的典型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