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道殘余結石是怎么回事?在膽囊切除或膽道取石手術以后,膽道里又發(fā)現(xiàn)未取干凈的“漏網(wǎng)”結石,這種手術后遺留在膽道內(nèi)的結石稱為殘余結石。在我國,術后發(fā)生膽道內(nèi)殘余結石的情況比較常見,尤其肝內(nèi)膽管結石,其術后殘余結石的發(fā)生率可高達30%以上。一般人都認為在作膽囊切除和膽道取石手術時,應該把膽道結石“一網(wǎng)打盡”,一個不留。但事情并非這樣簡單,這是因為:
(1)在急癥情況下做手術時,由于病情危重不允許作徹底的探查和長時間的取石手術。
(2)復雜的肝內(nèi)膽管結石,因結石位于Ⅱ級肝管以上,手術器械難以取盡,又沒有肝葉切除的指征。
(3)術前診斷不清。由于術前或術中未作膽道造影,或膽道造影呈假陰性,如造影劑太濃,結石浮動,膽管充盈不全,膽管重疊等,使術者對結石的部位、大小和多少心中無數(shù)。
(4)結石嵌頓在肝內(nèi)膽管,或膽管有狹窄,使結石難以取凈,術者力不從心。
(5)技術原因。手術者對肝膽管的解剖不熟悉,或缺乏處理膽道結石的經(jīng)驗,或缺少適合的手術器械。
膽道殘余結石是膽結石手術的一個弊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膽結石手術后也可以采用五絕指針療法治療,以快速恢復肝膽功能,把膽道殘余結石徹底排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