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防治艾滋病進展
中醫藥防治艾滋病進展
對于艾滋病的治療,中醫藥在病因病機、治則治法、思路方法與評價、臨床治療經驗、減輕西藥毒副作用、提高生存質量等方面形成了許多新認識,積累了許多好經驗。
中醫藥對艾滋病的治療研究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期。中國中醫科學院(原中國中醫研究院)于1987年派中醫醫務人員赴非洲坦桑尼亞進行中醫藥試治艾滋病工作,積累了初步的臨床治療經驗。從1990年開始,科技部“八五”“九五”和“十五”科技攻關計劃、 “863”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中也都有中醫或中西醫結合治療艾滋病的研究課題。特別是“省部局聯動項目”“全國中醫藥治療艾滋病試點項目”及“中醫藥防治重大傳染病專項”的啟動,使中醫藥防治艾滋病工作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初步闡明艾滋病基本病機
艾滋病患者表現以元氣損傷為主要特點:①直接傷元氣,損傷腎中精氣,這類患者以性傳播最多;②首先犯脾,脾氣虛弱表現明顯,中間夾濕,最后及腎,這類患者以采供血傳播為主;③首先犯脾,很快演變為肺脾、肝脾、心脾,從不同的通路向腎轉移,最終表現為元氣的虛損。
揭示中醫證候特征、演變規律
艾滋病不同分期、不同傳播途徑及不同干預手段對患者癥狀、病性病位及證型都有影響。艾滋病的基本病機表現為外邪致病、元氣虛損,其演變規律是氣虛一氣陰兩虛 陽虛的變化過程。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以脾氣虛弱證為主,艾滋病患者以脾腎陽虛證為主。性傳播者以肝腎陰虛、肝郁氣滯證為主,靜脈吸毒者以氣陰兩虛、濕熱蘊結證為主,采供血者以肝胃不和、脾虛濕盛證為主。
明確艾滋病舌脈象特征
經脈象儀分析發現,3414例次HIV/艾滋病患者的常見脈象為弦、沉、遲、數、滑、實、平、虛8種,弦脈所占比例最高,達43.7%,另外滑脈、數脈比例較高,沉脈、虛脈、遲脈、實脈比例次之。從舌象看,HIV感染者舌淡紅、苔薄白、潤澤的比例明顯高于艾滋病患者;而艾滋病患者舌紅少津、胖大、苔厚膩伴齒痕、裂紋比例明顯高于HIV感染者。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腎結石][組圖]不同成分腎結石的各種特點 09-16 
[頸椎病][圖文]頸椎病患者自我頸部牽引時… 09-14 
[遺精]益腎固精丸治遺精 08-28 
[艾滋病]6類人群必須進行艾滋病檢測 08-15 
[高血壓]高血壓導致動脈硬化后的癥狀 08-15 
[遺精]正常男性遺精周期是多久? 08-08 
[關節炎]膝關節炎的運動療法 08-07 
[腎結石][圖文]腎結石不同成分的解說 07-21 
[自閉癥]高功能自閉癥 07-21 
[自閉癥]小兒自閉癥形成原因 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