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
www.x3hz.cn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5-10-4 8:54:54 

中風是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喁斜、半身不遂、語言不利,或不經昏仆而僅以喁僻不遂為主證的一種病證。西醫的腦血管意外、面神經麻痹,可參照本證辨證論治。
| 中風治療的診斷要點 |
|
|
| 中風治療的辨證分析 |
| 中風之發生,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氣血虧虛,與心、肝、腎三臟陰陽失調,加之憂思惱怒,或飲酒飽食,或房室過度,或外邪侵襲等誘因,以致氣血運行受阻,肌膚筋脈失于濡養;或陰虧于下,肝陽暴張,陽化風動,血隨氣逆,挾痰挾火,橫竄經隧,而形成上實下虛、陰陽互不維系的危急證候。其病機不外虛(陰虛、氣虛)、火(肝火、心火)、風(肝風、外風)、痰(風痰、濕痰)、氣(氣逆)、血(血瘀)六端,其中以肝腎陰虛為其根本。 臨床上根據有無突然昏仆,而分為中經絡與中臟腑。中經絡者病位較淺,病情較輕,無神志變化;中臟腑者,病位較深,病情重,多有神志變化。治療前者宜豁痰熄風,活血通絡;中臟腑者,當分閉、脫證治之;恢復期宜標本兼顧,并可配合針灸、按摩等方法治療。 |
| 中風治療的辨證論治 |
| I.中經絡 風痰阻絡型 【證見】 突然口眼喁斜,語言不利,口角流涎、肌膚麻木,甚則半身不遂。舌苔薄白,脈弦滑。 【治法】 祛風化痰通絡。 【方藥】 1.主方牽正散(《楊氏家藏方》)合導痰湯(嚴用和《濟生方》)加減 處方:白附子12克,僵蠶10克,全蝎5克,法半夏15克,膽南星12克,地龍10克,陳皮6克,鉤藤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痰瘀交阻者,可酌加丹參20克、桃仁10克、赤芍12克。 2.中成藥 (1)川芎嗪注射液,150毫克或復方丹參注射液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 (2)益腦復健膠囊,每次4粒,每日3次。 (3)腦血康口服液,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熄風化痰湯(湖南中醫學院驗方) 處方:鉤藤15克,半夏、天南星、天麻、紅花、生姜、桂枝各10克,竹瀝10毫升,甘草5克,雞血藤30克。水煎服。 (2)培元通經熄風湯(武明欽驗方) 處方:當歸10克,生黃芪30克,生地黃15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天竺黃10克(后下),全蝎8克,白蒺藜15克,地龍15克,膽南星10克,竹瀝汁20毫升,天麻15克,鉤藤15克,白附子10克,桂枝1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劑。 (3)散風通絡湯(《遼寧中醫雜志》) 處方:稀薟草15克,老鸛草12克,桑枝20克,牛膝12克,秦艽12克,木瓜10克,地龍10克,海風藤15克,丹參12克,赤芍10克,土鱉蟲10克,全蝎6克,僵蠶1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陰虛陽亢型 【證見】 平素頭暈痛,耳鳴目眩,少寐多夢,突然發生口眼喁斜,語言不利,或手足重滯,甚則半身不遂。舌紅苔膩,脈弦細數或弦滑。 【治法】 平肝熄風潛陽。 【方藥】 1.主方鎮肝熄風湯(張錫純《衷中參西錄》)加減 處方:代赭石30克,白芍、天冬、玄參、菊花各15克,鉤藤、龜板、龍骨、牡蠣各20克,天麻12克,牛膝18克。水煎服。 2.中成藥參照風痰阻型中成藥。 3.單方驗方 (1)趙氏中風方(胡熙明等《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處方:天麻、黃芩、鉤藤、玄參、懷牛膝、丹參、夏枯草各9克,生地黃12克,生牡蠣、石決明各30克。水煎服。 (2)平肝熄風湯(王明河驗方) 處方:生地黃20克,山茱萸15克,山藥20克,天麻10克,鉤藤15克,麥冬10克,蟬蛻9克,桑葉10克,菊花10克,知母15克,夏枯草10克,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劑。 Ⅱ.中臟腑 閉證 【證見】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面紅,目赤,口噤,氣粗,肢體偏癱,或兼拘急。舌質紅苔黃,脈弦滑。 【治法】 清肝熄風、開竅。 【方藥】 1.主方羚羊角湯加減 處方:羚羊角0.3克(銼末沖服),菊花、夏枯草各15克,石決明、龜板各30克,生地黃、鉤藤各20克,白芍15克,牡丹皮、天竺黃、黃芩各10克。水煎服。 若痰濕偏盛、苔白膩,屬陰閉者,宜用豁痰熄風、開竅,方用滌痰湯加減:法半夏15克,陳皮10克,茯苓、竹茹、膽南星、枳實各12克,鉤藤20克,石菖蒲9克,甘草6克,天麻10克。水煎服。 2.中成藥清開靈注射液,4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250-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 3.單方驗方 (1)化痰通腑湯(北京中醫學院東直門醫院驗方) 處方:全瓜蔞30~40克,膽南星6~10克,生大黃10~15克,芒硝10~15克(熔化)。水煎服。 (2)清肝熄風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生石膏60克(先煎),生龍骨30克(先煎),生牡蠣30克(先煎),滑石12克,龍膽草10克,牡丹皮10克,大黃10克,竹茹12克,懷牛膝15克,檳榔6克,廣木香2克(后下),白薇10克,遠志6克,石菖蒲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劑。 脫證 【證見】 神志昏糊,面色蒼白,口開,目合,氣息低微,肝出肢冷。舌痿,脈微欲絕。 【治法】 回陽固脫。 【方藥】 1.主方參附湯(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加減 處方:人參15克,熟附子12克,山茱萸15克,五味子6克,龍骨、牡蠣各30克。水煎服。 2.中成藥心脈靈注射液,20—4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250—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l一2次。 后遺證 【證見】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不利。 【治法】 益氣活血,化痰通絡。 【方藥】 1.主方補陽還五湯(王清任《醫林改錯》)加減 處方:黃芪30克,地龍、赤芍各15克,當歸尾12克,川芎、桃仁、紅花各10克,丹參、雞血藤各20克。水煎服。 若語言不利者,選加石菖蒲10克,膽南星、郁金各12克。口眼喁斜者,選加白附子12克,僵蠶lO克,全蝎5克。兼肝陽上亢者,選加石決明、代赭石各30克,白芍、菊花各15克,鉤藤20克,天麻12克。 2.中成藥 (1)川芎嗪注射液,15毫克加入10%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 (2)華佗再造丸,每次1丸,每日3次。 (3)中風回春丸,每次1丸,每日3次。 (4)散風活絡丸,每次3克,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血換解方(方藥中驗方) 處方:水蛭50克,郁金20克,川芎30克,共研粉。每次10克,每日3次。 (2)中風回春方(河南省中藥研究所驗方) 處方:當歸、丹參、白花蛇、蜈蚣、地龍、紅花、忍冬藤,制成片劑,每片重0.3克。每日3次,每次5—6片,1個月為1個療程。 (3)治癱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黃芪60克,川芎30克,丹參15克,雞血藤15克,赤芍9克,桃仁9克,紅花9克,地龍9克,水蛭末2克(沖服)。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4)補氣活血湯(賴天松《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黃芪30克,當歸尾12克,赤芍9克,地龍6克,牛膝15克,玄參12克,川芎6克,桃仁6克,紅花6克,天竹黃15克,代赭石30克(先煎)。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5)五蟲四藤湯(賴天松《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蜈蚣3條,地龍15克,烏梢蛇9克,土鱉蟲9克,全蝎6克,雞血藤25克,忍冬藤15克,絡石藤20克,鉤藤15克,黃芪90克,丹參3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
| 中風治療的其他療法 |
|
1. 五絕指針療法(周身多經脈調理加局部選穴刺激治療) 2.針灸療法 |
疾病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疾病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腎結石][組圖]不同成分腎結石的各種特點 09-16 
[頸椎病][圖文]頸椎病患者自我頸部牽引時… 09-14 
[遺精]益腎固精丸治遺精 08-28 
[艾滋病]6類人群必須進行艾滋病檢測 08-15 
[高血壓]高血壓導致動脈硬化后的癥狀 08-15 
[遺精]正常男性遺精周期是多久? 08-08 
[關節炎]膝關節炎的運動療法 08-07 
[腎結石][圖文]腎結石不同成分的解說 07-21 
[自閉癥]高功能自閉癥 07-21 
[自閉癥]小兒自閉癥形成原因 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