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
胸痹是指胸部悶痛,其則胸痛徹背,短氣,喘息不得臥為主癥的一種疾病。輕者僅感胸悶如窒,呼吸欠暢,重者則有胸痛,嚴重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汗出肢冷等。西醫的冠心病、心包炎、胸膜炎、肋間神經痛等病出現胸痛,均可按本證辨證論治。
| 胸痹治療的診斷要點 |
|
|
| 胸痹治療的辨證分析 |
| 本病的發生多與寒邪內侵、飲食不當、情志失調,年老體虛等因素有關。其病位在心,但與脾腎有關。其病機總屬本虛標實,本虛為陰陽氣血的虧虛,標實為陰寒、痰濁、血瘀交互為患。辨證當分清標本虛實。實證宜用化瘀、通陽、豁痰等法,以治標為主;虛證當以補氣、養陰、益腎而扶正為主。但臨證所見,多虛實挾雜,故常需按虛實的主次緩急而兼顧同治。 |
| 胸痹治療的辨證論治 |
| 心血瘀阻型 【證見】 胸部刺痛,固定不移,舌質紫暗,脈弦澀。 【治法】 活血化瘀,通脈止痛。 【方藥】 1.主方血府逐瘀湯(王清任《醫林改錯》)加減 處方:當歸12克,赤芍15克,川芎9克,桃仁12克,紅花10克,柴胡10克,枳殼12克,降香10克,延胡索12克,丹參20克,牛膝12克。水煎服。 2.中成藥 (1)復方丹參片,每次3片,每日3次。 (2)速效救心丸,1~3丸含服。 (3)五靈止痛膠囊,每次1-2粒,痛時服。 (4)復方丹參注射液,每次2毫升,每日l~2次,肌肉注射;或用4~8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靜脈滴注。本品亦適用以下各型。 3.單方驗方 (1)冠心Ⅱ號方(北京西苑醫院驗方) 處方:紅花、赤芍、丹參、川芎各15克,降香12克。水煎服。 (2)活血養心湯(李振瓊等《奇效驗秘方》) 處方:丹參30克,川芎lO克,紅花15克,黨參30克,郁金15克,木香10克,香附15克,赤芍15克,麥冬20克,五味子6克,茯苓1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劑。 痰濁壅塞型 【證見】 胸悶而痛,或痛引背部,氣短喘促,體胖,痰多。舌苔濁膩,脈滑。 【治法】 通陽泄濁,豁痰開結。 【方藥】 1.主方瓜簍薤白半夏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加減 處方:瓜蔞仁12克,薤白15克,法半夏12克,陳皮6克,丹參15克,白蔻仁6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藥瓜蔞片,每次4片,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溫膽湯加減方(鄧鐵濤驗方) 處方:法半夏9克,茯苓12克,橘紅、枳殼、甘草各4.5克,竹茹9克,黨參15克,丹參12克。水煎服。 若氣虛明顯者,加黃芪、五爪龍或吉林參6克(另燉)。心痛明顯者,可合失笑散或三七末沖服 。 (2)加味瓜蔞薤白湯(劉正錫《新千金方》) 處方:瓜蔞30克,薤白15克,丹參20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紅花10克,降香15克,枳殼10克,桂枝10克,太子參2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陰寒凝滯型 【證見】 胸痛徹背,受寒則甚,畏寒肢冷。舌質白滑,脈沉細。 【治法】 辛溫通陽,開痹散寒。 【方藥】 1.主方瓜蔞薤白白酒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加減 處方:瓜蔞仁15克,薤白12克,枳實10克,桂枝12克,熟附子10克,丹參15克,檀香9克。水煎服。 2.中成藥 (1)蘇冰滴丸,每次2~3丸,每日2次。 (2)冠心蘇合香丸,每次1丸,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胸痹湯(范文甫驗方) 處方:桂枝10克,瓜蔞皮、薤白、炒枳殼、姜半夏、厚樸各9克,生姜6克,陳皮3克。水煎服。 (2)利濕化瘀湯(劉正錫《新千金方》) 處方:法半夏10克,川芎9克,麥冬9克,赤芍9克,五味子9克,茯苓30克,黨參30克,枳實10克,丹參3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心腎陰虛型 【證見】 胸悶痛,心悸盜汗,心煩不寐,腰酸,耳鳴。舌質紅少苔,脈細數或細澀。 【治法】 滋陰益腎,養心安神。 【方藥】 1.主方左歸飲(張介賓《景岳全書》)加減 處方:熟地黃15克,山茱萸12克,枸杞子12克,山藥15克,茯苓12克,麥冬12克,五味子6克,柏子仁12克,丹參15克,郁金lO克,甘草6克。水煎服。 若陰虛陽亢者,加鉤藤15克、石決明、鱉甲各20克。 2.中成藥杞菊地黃丸,每次9克,每日3次。 氣陰兩虛型 【證見】 胸悶隱痛,心悸氣短,倦怠懶言,遇勞則甚。舌質偏紅或有齒印,脈細無力或結代。 【治法】 益氣養陰,活血通絡。 【方藥】 1.主方生脈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加味 處方:黨參20克,麥冬15克,五味子9克,生地黃15克,茯苓12克,黃芪15克,丹參18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藥洋參膠囊,每次2粒,每日2次。 3.單方驗方 (1)益氣活血湯(趙冠英驗方) 處方:黨參(人參)15克,麥冬12克,五味子8克,瓜蔞皮15克,赤芍15克,紅花10克,莪術15克,川芎15克,桂枝10克。水煎服。 (2)健脾益氣湯(漆浩《良方大全》) 處方:太子參30克,丹參30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陳皮10克,赤芍10克,麥冬12克,制半夏9克,五味子9克,炙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劑。 陽氣虛衰型 【證見】 胸悶氣短,甚則痛徹背,心悸,汗出,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舌質淡或紫暗,脈沉細。 【治法】 益氣溫陽,活血通絡。 【方藥】 1.主方參附湯(陳自明《婦人良方》)加味 處方:人參10克(或黨參30克),熟附子12克,干姜9克,桂枝12克,茯苓15克,熟地黃15克,山茱萸12克,枸杞子12克,杜仲15克,丹參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陽損及陰者,加麥冬15克,五味子6克。 2.中成藥 (1)活心丹,每次1—2丸,每日1—3次。 (2)舒心丸,每次1—2丸,每日2—3次。 3.單方驗方 (1)溫冠方(瞿旭驗方) 處方:黃芪20克,全當歸、黨參、全瓜蔞各15克,桂枝、赤芍各10克,細辛、沉香各5克,薤白12克,丹參30克。水煎服。 寒甚者,可加附子、干姜、蓽茇、姜黃。 (2)溫痛方(黃樹華《湖南中醫雜志》1988.4) 處方:淫羊藿、巴戟天、雞血藤各30克,附子、桂枝各10克,紅花3克。水煎服。 (3)冠心通痹湯(柯雪帆驗方) 處方:熟附子lO克,全瓜蔞30克,桂枝18克,炙甘草10克,枳殼10克,厚樸10克,貝母9克,法半夏10克,黨參20克,生牡蠣30克(先煎)。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
| 胸痹治療的其他療法 |
|
1.膏藥穴位貼敷 4.水浴療法 |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疾病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腎結石][組圖]不同成分腎結石的各種特點 09-16 
[頸椎病][圖文]頸椎病患者自我頸部牽引時… 09-14 
[遺精]益腎固精丸治遺精 08-28 
[艾滋病]6類人群必須進行艾滋病檢測 08-15 
[高血壓]高血壓導致動脈硬化后的癥狀 08-15 
[遺精]正常男性遺精周期是多久? 08-08 
[關節炎]膝關節炎的運動療法 08-07 
[腎結石][圖文]腎結石不同成分的解說 07-21 
[自閉癥]高功能自閉癥 07-21 
[自閉癥]小兒自閉癥形成原因 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