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行泄瀉
每于行經前后或正值經期,出現周期性的大便溏薄,甚或清稀如水,日解數次者,稱為經行泄瀉,又稱經行而瀉。經行泄瀉屬于西醫的經前期緊張綜合征的范疇。
經行泄瀉診斷要點
本病以伴隨月經周期而出現泄瀉為主要診斷依據。若素有慢性腹瀉,經來則腹瀉加重者,亦屬本病范圍。
本病需與經行偶然發生的內科泄瀉相鑒別。
經行泄瀉辨證分析
經行泄瀉,主要責之于脾腎虛弱。因脾主運化水濕,腎主溫煦脾陽,又為胃之關,主司二便。經行前或經時,血盈于沖任,氣隨血下,脾腎益虛,虛則不能運行其濕,濕聚而下走腸間,發為經行泄瀉。
經行泄瀉的辨證,主要分清臟腑所屬。泄瀉伴脘腹脹滿者,多為脾虛;腹痛即泄,兩脅脹痛者,多為脾虛肝木乘之;若泄瀉清稀如水,五更而瀉,畏寒肢冷者,則為腎陽虛所致。治療本病的總則,以健脾溫腎調經為主。
經行泄瀉辨證論治
脾虛型
【證見】 月經將潮或正值經期,大便溏泄,脘腹脹滿,納差神疲,或面浮肢腫。經行量多,經色淡紅,質稀。面色黃,唇舌淡紅,苔白,脈細緩。
【治法】 健脾益氣,化濕調經。
【方藥】
1.主方健固湯(傅山《傅青主女科》)加減
處方:黨參20克,白術15克,茯苓30克,巴戟天15克,生薏苡仁20克,砂仁6克(后下),木香10克(后下),白扁豆30克,山楂子20克,石榴皮15克。水煎服。
若腹痛必瀉,兩脅脹痛者,為脾虛肝木乘之,治宜扶脾柳木,方用痛瀉要方(《丹溪心法》)加減。
處方:白術15克,白芍20克,陳皮6克,防風15克,茯苓20克,郁金15克,佛手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藥
(1)理中丸,口服,每次l丸,每日2次。
(2)參苓白術散(丸、膠囊),口服,散劑每次6克,每日2次;水泛丸每次6克,每日2次。膠囊劑每次3粒,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加味理中湯(孫久齡《女科證治》)
處方:黨參12克,白術9克,炮姜6克,炙甘草6克,木香6克,砂仁3克,橘皮6克,麥芽15克。水煎服。每日l劑。
(2)補脾止瀉湯(賴天松等《臨床方劑手冊》)
處方:人參10克(另燉),白術12克(炒),茯苓18克,熟附子9克,肉桂9克,吳茱萸9克,山茱萸10克,車前子15克,菟絲子12克。水煎服。
腎虛型
【證見】 經前或正值經期,大便泄瀉如水樣,常于五更天亮前泄瀉。腰酸膝軟,頭暈耳鳴,畏寒肢冷。月經可后期,經色淡,質稀。舌淡苔白,脈沉遲。
【治法】 溫腎扶陽,暖土止瀉。
【方藥】
1.主方 四神丸(陳自明《校注婦人良方》)合健固湯(傅山《傅青主女科》)加減
處方:補骨脂15克,吳茱萸15克,肉豆蔻10克,五味子9克,黨參20克,白術15克,茯苓30克,巴戟天15克,生薏苡仁20克,炮姜9克,石榴皮15克,白芍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藥丁蔻附桂理中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3.單方驗方溫腎健脾湯(宋文海《四川中醫》1986.11)
處方:仙茅12克,淫羊藿24克,茯苓18克,白術10克,山楂12克,臺烏20克,砂仁6克(后下),干姜8克,防風10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大棗18克。水煎服,每日1劑。
經行泄瀉診斷要點
經行泄瀉辨證分析
經行泄瀉,主要責之于脾腎虛弱。因脾主運化水濕,腎主溫煦脾陽,又為胃之關,主司二便。經行前或經時,血盈于沖任,氣隨血下,脾腎益虛,虛則不能運行其濕,濕聚而下走腸間,發為經行泄瀉。
經行泄瀉的辨證,主要分清臟腑所屬。泄瀉伴脘腹脹滿者,多為脾虛;腹痛即泄,兩脅脹痛者,多為脾虛肝木乘之;若泄瀉清稀如水,五更而瀉,畏寒肢冷者,則為腎陽虛所致。治療本病的總則,以健脾溫腎調經為主。
經行泄瀉辨證論治
脾虛型
【證見】 月經將潮或正值經期,大便溏泄,脘腹脹滿,納差神疲,或面浮肢腫。經行量多,經色淡紅,質稀。面色黃,唇舌淡紅,苔白,脈細緩。
【治法】 健脾益氣,化濕調經。
【方藥】
1.主方健固湯(傅山《傅青主女科》)加減
處方:黨參20克,白術15克,茯苓30克,巴戟天15克,生薏苡仁20克,砂仁6克(后下),木香10克(后下),白扁豆30克,山楂子20克,石榴皮15克。水煎服。
若腹痛必瀉,兩脅脹痛者,為脾虛肝木乘之,治宜扶脾柳木,方用痛瀉要方(《丹溪心法》)加減。
處方:白術15克,白芍20克,陳皮6克,防風15克,茯苓20克,郁金15克,佛手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藥
(1)理中丸,口服,每次l丸,每日2次。
(2)參苓白術散(丸、膠囊),口服,散劑每次6克,每日2次;水泛丸每次6克,每日2次。膠囊劑每次3粒,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加味理中湯(孫久齡《女科證治》)
處方:黨參12克,白術9克,炮姜6克,炙甘草6克,木香6克,砂仁3克,橘皮6克,麥芽15克。水煎服。每日l劑。
(2)補脾止瀉湯(賴天松等《臨床方劑手冊》)
處方:人參10克(另燉),白術12克(炒),茯苓18克,熟附子9克,肉桂9克,吳茱萸9克,山茱萸10克,車前子15克,菟絲子12克。水煎服。
腎虛型
【證見】 經前或正值經期,大便泄瀉如水樣,常于五更天亮前泄瀉。腰酸膝軟,頭暈耳鳴,畏寒肢冷。月經可后期,經色淡,質稀。舌淡苔白,脈沉遲。
【治法】 溫腎扶陽,暖土止瀉。
【方藥】
1.主方 四神丸(陳自明《校注婦人良方》)合健固湯(傅山《傅青主女科》)加減
處方:補骨脂15克,吳茱萸15克,肉豆蔻10克,五味子9克,黨參20克,白術15克,茯苓30克,巴戟天15克,生薏苡仁20克,炮姜9克,石榴皮15克,白芍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藥丁蔻附桂理中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3.單方驗方溫腎健脾湯(宋文海《四川中醫》1986.11)
處方:仙茅12克,淫羊藿24克,茯苓18克,白術10克,山楂12克,臺烏20克,砂仁6克(后下),干姜8克,防風10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大棗18克。水煎服,每日1劑。
疾病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疾病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腎結石][組圖]不同成分腎結石的各種特點 09-16 
[頸椎病][圖文]頸椎病患者自我頸部牽引時… 09-14 
[遺精]益腎固精丸治遺精 08-28 
[艾滋病]6類人群必須進行艾滋病檢測 08-15 
[高血壓]高血壓導致動脈硬化后的癥狀 08-15 
[遺精]正常男性遺精周期是多久? 08-08 
[關節炎]膝關節炎的運動療法 08-07 
[腎結石][圖文]腎結石不同成分的解說 07-21 
[自閉癥]高功能自閉癥 07-21 
[自閉癥]小兒自閉癥形成原因 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