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醫案 吐血第 2 頁

王氏,入夏嗆血,乃氣泄陽升,幸喜經水仍來,大體猶可無妨,近日頭脹, 中悶,上午煩倦,是秋暑上受,防發寒熱。竹葉、飛滑石、杏仁、連翹、黃芩、荷葉汁。
江,積瘀在絡,動絡血逆,今年六月初,時令暴熱,熱氣吸入,首先犯肺,氣熱血涌,強降其血,血藥皆屬呆滯,而清空熱氣,仍蒙閉於頭髓空靈之所,諸竅痹塞,鼻窒 肉,出納之氣,都從口出,顯然肺氣郁蒸,致腦髓熱蒸,脂液自下,古稱爍物消物莫如火,但清寒直泄中下,清空之病仍然,議以氣分輕揚,無取外散,
專事內通,醫工遇此法則,每每忽而失察”暑熱郁肺阻竅〔。
○○連翹、牛蒡子、通草、桑葉、鮮荷葉汁、青菊花葉,臨服,入生石膏末,煎一沸。
某二三,以毒藥熏瘡,火氣逼射肺金,逐令咳嗆痰血,咽乾胸悶,診脈尺浮,下焦陰氣不藏,最慮病延及下,即有虛損之患,姑以輕藥,暫清上焦,以解火氣”火氣逼肺〔。
○杏仁”三錢〔、 豆皮”三錢〔、冬瓜子”三錢〔、苡仁”三錢〔、川貝”一錢半〔、兜鈴”七分〔。
趙三三,咳逆自左而上,血亦隨之,先以少陽膽絡治”木火升逆擾動陽絡〔。
○生地、丹皮、澤蘭、茯苓、降香末、荷葉汁。
張三六,耳目昏蒙,甚於午前,此屬少陽郁勃之升,嘔惡痰血,多是絡熱,治以開泄,莫投滋膩。桑葉、丹皮、黑梔、連翹、菊葉、蔞皮、川貝、橘紅。
董十七,色蒼能食, 有積氣,兩年秋冬,曾有嗆血,此非虛損,由乎體稟木火,嗔怒拂逆,肝膽相火擾動陽絡故也。
金斛、山梔、郁金、丹叁、川貝、蘇子、鉤藤、茯苓。
又,接用清氣熱安血絡方。生地、麥冬、玄叁、知母、花粉、百部、桔梗、川貝,蜜丸。
嚴四二,脈數澀小結,痰血經年屢發,仍能納食應酬,此非精血損怯,由乎五志過動,相火內寄肝膽,操持郁勃,皆令動灼,致絡血上滲混痰火,必靜數月方安,否則木火劫爍,胃傷減食病由是日加矣。
丹皮、薄荷梗、菊花葉、黑梔、淡黃芩、生白芍、郁金、川貝。
顏,入夏陽升,疾走驚惶,更令諸氣益升,飲酒多食櫻桃,皆辛熱甘辣,絡中血沸上出,議消酒毒和陽。○生地、阿膠、麥冬、嘉定花粉、川斛、小黑稆豆皮。
沈,脈左堅上透,是肝腎病,血色紫,乃既離絡中之色,非久瘀也,勞役暑蒸,內陰不生有諸,仿瓊玉意,仍是陰柔之通劑”陰虛〔。鮮生地、人叁、茯苓、琥珀末。
張,血止,脈左大。天冬、生地、人叁、茯神、炙草、生白芍、女貞、旱蓮。
顧二八,脈左堅,陰傷失血,致咳。復脈去叁桂姜加白芍。○凡咳血之脈,右堅者,治在氣分,系震動胃絡所致,宜薄味調養胃陰,如生扁豆茯神北沙叁苡仁等類,左堅者乃肝腎陰傷所致,宜地黃阿膠枸杞五味等類,脈弦脅痛者,宜蘇子桃仁降香郁金等類,成盆盈碗者,葛可久花蕊石散,仲景大黃黃連瀉心湯一癥而條分縷晰,從此再加分別,則臨癥有據矣。
趙四一,虛不肯復謂之損,納食不充肌膚,臥眠不能著左,遇節令痰必帶血,脈左細,右勁數,是從肝腎精血之傷,延及氣分,倘能節勞安逸,僅堪帶病永年,損癥五六年,無攻病之理,臟屬陰議平補足三陰法。
人叁、山藥、熟地、天冬、五味、女貞。
張四十,失血五六年,脈虛氣喘,不運不饑,治在中下二焦,望其安谷精生,勿許攻病為上。人叁、炙草、白芍、茯神、炒熟地、五味。
某二七,勞力血復來,沖氣咳逆,當用攝納為要。
熟地”四錢〔、叁三七”一錢〔、大淡菜”一兩〔、牛膝炭”一錢半〔、川斛”三錢〔、茯神”三錢〔。
某四一。脈弦,脅痛已緩,血仍來。
大淡菜”一兩〔、叁三七”一錢〔、牛膝炭”一錢半〔、茯苓”二錢〔、川斛”三錢〔、小黑稆豆皮”三錢〔。
某四七,失血後,咳嗽,咽痛音啞少陰已虧耗,藥不易治。糯稻根須”一兩〔、生扁豆”五錢〔、麥冬”三錢〔、川斛”一錢半〔、北沙叁”一錢半〔、茯神”一錢半〔,早服都氣丸鹽湯下。
某三四,脈虛數,失血,心悸頭眩。
大淡菜”五錢〔、牛膝炭”一錢半〔、白扁豆”一兩〔、白茯苓”三錢〔、藕節”三枚洗〔、糯稻根須”五錢〔。
某四九,血來稍緩,猶能撐持步履,乃稟賦強健者,且能納谷,陽明未敗可驗,而脈象細澀,陰傷奚疑。
北沙叁”一錢半〔、扁豆”一兩〔、叁三七”一錢半〔、炒麥冬”一錢〔、茯神”三錢〔、川斛”三錢〔。
施二二,嗆血數發,是陽氣過動,診脈已非實熱,夏至一陰來復,預宜靜養迎其生氣,秋分後再議,生脈六味去丹澤加阿膠秋石蜜丸。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