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脾胃病證 第二節 口瘡第 6 頁
[預防護理]
一、預防
1.保持口腔清潔,注意飲食衛生,餐具應經常消毒。
2.食物宜新鮮、清潔,不宜過食辛辣炙及肥甘厚膩之品。
3.初生兒及小嬰兒口腔粘膜嬌嫩,·清潔口腔時,不應用粗硬布帛拭口,動作要輕,以免損傷口腔粘膜。
二、護理
1.對急性熱病、久病、久瀉患兒,應經常檢查口腔,做好口腔護理,防止發生口瘡。
2.根據辨證施護原則,選用適當中藥煎劑頻漱口。
3.飲食宜清淡,給予半流飲食,避免粗硬食品。
[文獻摘要]
《諸病源候論·唇口病諸候》:“手少陰,心之經也,心氣通于舌;足太陰,脾之經也,脾氣通于口。腑臟熱盛,熱乘心脾,氣沖于口與舌,故令口舌生瘡也。”
《幼幼集成·口瘡證治》:“口瘡者,滿口赤爛,此因胎稟本厚,養育過溫,心脾積熱,熏蒸于上,以成口瘡。內服沆瀣丹,外以地雞擂水搽瘡上。口糜者,滿口生瘡潰爛,乃膀胱移熱于小腸,膈腸不便,上為口糜。以導赤散去小腸之熱,五苓散去膀胱之熱,當以二方合服。口瘡服涼藥不效,乃肝脾之氣不足,虛火泛上而無制,宜理中湯收其浮游之火,外以上桂末吹之。若吐瀉后口中生瘡,亦是虛火,理中湯。昧者以為口瘡悉為實熱,概用寒涼,必不救。”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