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時令疾病 第八節 夏季熱第 5 頁
2.上盛下虛
證候:精神萎靡或虛煩不安,面色蒼白,下肢清冷,食欲不振,小便澄清,頻數無度,大便稀溏,身熱不退,朝盛暮衰,口渴多飲,舌淡苔黃,脈細數無力。
分析:熱淫于上,陽虛于下。本證多見于體稟虛弱,病勢纏綿的后期,虛實并見,虛多于實。命·門火衰,不能溫煦脾土,故臨床出現面色蒼白,精神萎靡,食欲減退,大便稀溏,下肢清冷,小便澄清如水等一系列脾胃陽氣不足的征象。暑氣為患,陰液必耗,陰虛火旺,故發熱不退,朝盛暮衰,口渴多飲;;命火雖屬腎陽,而寓于腎陰之中,腎又稱水火之臟,水不濟火,則陽易浮越,故可見虛煩不寧等上盛下虛證;舌淡苔黃,脈細數無力則為寒熱夾雜、虛實并見之象。
治法:溫補腎陽,清熱護陰。,
方藥:溫下清上湯。常用藥:附子下溫腎陽,黃連上清心火,龍齒、磁石潛浮越之陽,補骨脂、菟絲子、覆盆子、桑螵蛸、白蓮子、縮泉丸溫腎固澀,收斂小便,石斛、蛤粉清熱生津止渴。
若心煩口渴,舌紅赤者,加淡竹葉、玄參,以清心火,除煩熱。如口渴不止,小便既多又清,屬胃熱耗傷陰津,腎陰腎陽俱見虧損者,可用白虎加人參湯與金匱腎氣丸合治。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