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其他眼病 第五節 疳積上目第 7 頁
[轉歸預后]
本病如果不能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易致失明。全身若見腹大如臌,青筋暴露,頻頻泄瀉,胃納全無,哭聲嘶啞而低微,手足俱腫者,病屬重危,不僅可能雙眼失明,而且還有生命危險。
[文獻摘要]
一、《銀海精微·小兒疳傷》:“小兒疳傷之癥,富貴之家,多生是疾,蓋由父母過愛之由也。小兒如草木之萌,難受風日寒露之欺,且小兒五臟六腑未實,氣血柔弱,怎禁油膩煎炒及諸般葷腥。或一周半載,縱口味食糖甜之物,及鵝鴨雞豬牛羊等肉,或飯方了,又哺以乳,或乳方飽又與其飯,……有是癥焉。或貧賤之家,亦有是癥,何也?一食諸物不消不化,先傷于脾,致腹脹,午后發熱,至夜半方退,日久頭發稀疏,轉作泄瀉頻頻,瀉甚則渴,至傷肝膽,眼之白仁鮮紅,羞明怕日,漸生翳膜,遮瞞黑珠,或突起如黑豆、如香菰之狀。治法先治內,后治外。……若疳傷肝膽,眼珠突出或瞎盡,為不治之癥。不獨瞎眼,甚至傷命。若聲啞口干,手腳俱腫,十死八九”。
二、《審視瑤函·疳傷》:“疳眼傷脾濕熱薰,木盛土衰風毒生”。
三、《醫宗金鑒·眼科心法要訣》:“小兒疳眼者,初因飲食傷脾,久則肝熱上沖”。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