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瞳神疾病 第二節 綠風內障第 5 頁
(二)痰火動風,上阻清竅
[主證]起病急驟,頭眼劇痛諸癥與肝膽火熾者同。常伴身熱面赤,動輒眩暈,惡心嘔吐,溲赤便結,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等癥。
[證候分析]脾濕生痰,肝郁化火,痰因火動,火盛風生,肝風挾痰火而流竄經絡,上壅頭目,阻塞清竅,以致氣血津液郁滯不行,故暴發本病。由于痰火內盛,因而身熱面赤,動輒眩暈,惡心嘔吐。大小腸積熱,故溲赤便結。舌紅苔黃而膩,脈弦滑而數,均屬痰火之象。
[治法]降火逐痰,平肝熄風。
[方藥]將軍定痛丸加減。方中重用大黃為主藥,配黃芩、礞石、陳皮、半夏、桔梗等,大力降火逐痰;以白僵蠶、天麻合礞石平肝熄風;白芷協助主藥,定頭風目痛;薄荷辛涼散邪,清利頭目。此方用于本證,使上壅之痰火得降,肝風平熄,諸癥方能緩解。若加丹參、澤蘭、茯苓、車前子更增活血通絡、祛痰利水之功。
(三)肝郁氣滯,氣火上逆
[主證]眼部主癥具備,全身尚有情志不舒,胸悶噯氣,食少納呆,嘔吐泛惡,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等。
[證候分析]胸悶噯氣,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等皆情志不舒,肝郁氣滯,郁久化火之癥,而頭眼部癥狀乃氣火上逆所致。肝失條達,氣火橫逆而犯脾胃,脾失健運,故食少納呆;胃失和降,則嘔吐泛惡。
[治法]清熱疏肝,降逆和胃。
[方藥]丹梔逍遙散合左金丸加減。前方以柴胡為主藥疏肝解郁;丹皮、梔子清肝瀉火;當歸、白芍養血柔肝;白術、茯苓、甘草、生姜理脾滲濕,和胃止嘔;薄荷輔助主藥,疏散條達肝氣。后方以黃連為主,清肝胃之火,以降其逆,:少佐吳茱萸,辛溫開郁,降氣止嘔。
兩方合用,共奏清熱疏肝,降逆和胃之功。若加龍膽草、郁金、地龍、木通等,則更增清肝解郁,通絡消滯的作用。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