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胞瞼疾病 第一節 針眼第 4 頁
(二)熱毒上攻
[主證]胞瞼局部紅腫,硬結較大,灼熱疼痛,伴有口渴喜飲,便秘溲赤,苔黃脈數等。
[證候分析]脾胃蘊熱,積久熱毒上攻胞瞼,阻滯脈絡,營衛失調,故癤腫紅赤掀痛。
內熱重,故伴口渴喜飲,便秘溲赤,苔黃脈數等癥。
[治法]清熱瀉火解毒。
[方藥]瀉黃散合清胃散加減。方中石膏、炒山梔清脾胃積熱,黃連瀉火解毒,防風助散伏火,生地、丹皮涼血清熱,藿香理氣,當歸和血,二藥調和營衛,升麻清熱解毒,引藥入陽明,共奏清熱瀉火解毒之功。若有便秘可加大黃、芒硝;口渴加天花粉清熱生津,且有助于消腫排膿。
(三)脾胃伏熱或脾胃虛弱
[主證]針眼反復發作,但諸癥不重。
[證候分析]原患針眼,余邪未清,脾胃伏熱,不時上攻胞瞼,阻滯脈絡,或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正氣不固,時感外邪,以致本病反復發作。由于正氣虛,邪氣不盛,故諸癥不重。
[治法]清解脾胃伏熱,或扶正祛邪。
[方藥]屬脾胃伏熱者,宜選清脾散加減。方中以石膏、梔子、黃芩清脾胃積熱,為主藥;防風、薄荷、升麻助主藥發散郁伏之火;赤芍涼血,散血分瘀熱;枳殼、藿香、陳皮、甘草理氣和中,振復脾胃氣機。諸藥合用,共收瀉脾伏火,調理脾胃氣機的作用。
屬脾胃虛弱者,宜選四君子湯為基礎,酌加當歸、白芍、山楂、神曲、麥芽等,健脾益氣,和血消滯,配伍解毒排膿之晶,使其標本兼顧,以收扶正祛邪之功。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