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診斷概要 第二節 眼科常用辨證方法第 11 頁
(2)宿翳:凡黑睛混濁,表面光滑,邊緣清晰,無發展趨勢,不伴有赤痛流淚等癥狀者,為宿翳。如冰瑕翳、云翳、厚翳與斑脂翳等均屬此列。它相當于西醫學之角膜瘢痕。
近代中醫眼科根據宿翳的厚薄、濃淡程度,分為四種:宿翳菲薄如冰上之瑕,需在強光下才能查見者,稱冰瑕翳(西醫稱云翳);翳薄如蟬翅,似浮云,在自然光線下可以查見者,稱云翳(西醫稱斑翳);翳厚色白如瓷,一望即知者,稱厚翳(西醫稱角膜白斑);翳與黃仁粘著,瞳神倚側不圓者,稱斑脂翳(西醫稱粘連性角膜白斑)。
宿翳為黑睛生翳愈后遺留的瘢痕。若在新翳向宿翳轉變的時期,抓緊時機,及時治療,內服、外點藥物,尚能消退些許;若日久氣血已定,則藥物難以奏效,尤以白斑為難。
宿翳對視力的影響程度如何,主要看翳的部位,大小厚薄均在其次。如翳痕雖小,但位于瞳神正前方,則障礙視力明顯;翳在黑睛邊緣,雖略大而厚,對視力也無太嚴重的影響。正如《審視瑤函·診視》所說:“翳怕光滑,星怕在瞳神”。
2.辨膜
自白睛或黑白睛交界之際起障一片,或白或赤,或為肉樣高起,或漸漸向黑睛中央方向蔓延者,稱之為膜。如赤膜下垂、白膜侵睛等即是。若膜上有赤絲密布,其色紅赤者,稱為赤膜;赤絲細疏,紅赤不顯,甚至色淡白者,稱為白膜。凡膜薄色淡,尚未掩及瞳神者為輕證,:,膜厚色赤,掩及瞳神者危害較重。膜生寬大,赤厚如血積肉堆,掩沒整個黑睛者,則更為嚴重。
白睛、黑睛生膜皆由肺肝火盛而起。一般膜赤而厚,發展較快者,多屬實火,且血分瘀熱;膜白而薄。發展不明顯者,多屬氣陰虛。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