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眼的解剖與生理 第一節 眼球第 2 頁
角膜的組織結構由前向后分為5層。
(1)上皮細胞層:是球結膜上皮的延續,由5—6層細胞組成,易與前彈力層分離,上皮再生能力強,損傷后在無感染的條件下,一般24小時可以修復,不遺留瘢痕。由于上皮層與球結膜上皮層相互連續,故病變時可以相互影響。
(2)前彈力層:是一層均勻一致無結構的透明薄膜,終止于角膜邊緣,損傷后不能再生。
(3)實質層:占整個角膜厚度的9/10。約由200層纖維薄板組成,薄板又由纖維柬組成,與角膜表面平行,排列極為規則,具有同等屈光指數,周圍延伸至鞏膜組織中,故炎癥時可相互影響。本層無再生能力,一旦傷,則為瘢痕組織代替。
(4)后彈力層:為一透明的均質膜,由膠原纖維所組成,在前房角處分成細條,移行于小梁組織中,損傷后能再生。本層富有彈性,較為堅韌,角膜潰瘍穿孔前常可見后彈力層膨出,甚至可持續數天之久。
(5)內皮細胞層:為整齊的單層內皮細胞組成。本層與虹膜表層相連,具有角膜-房水屏障功能,正常情況下,房水不能透過此層滲入角膜組織中。內皮細胞損傷后易引起基質水腫。本層在成年后損傷不能再生,缺損區主要由鄰近的內皮細胞擴展和移行來覆蓋。
角膜無血管,其營養主要靠角膜緣血管網和房水供應,而代謝所需的氧,80%來自空氣。
角膜含有豐富的三叉神經末梢,故感覺特別敏銳,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則立即引起眼瞼保護性閉眼反應。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