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第十五節 風瘙癢第 2 頁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風熱血熱青年患者多見,病屬新起,癥見皮膚瘙癢劇烈,遇熱更甚,皮膚抓破后有血痂;伴心煩,口干,小便黃,大便于結;舌淡紅,苔薄黃,脈浮數。
辨證分析:風熱外襲,或血熱生風,風盛阻于肌膚,故皮膚瘙癢劇烈;因于熱邪,故遇熱癢甚;血熱生風則皮膚抓破后有血痂;熱擾心神則心煩;熱邪傷津,津不上承而口干,腸道津虧則大便于結;熱移小腸則小便色黃;舌淡紅、苔薄黃、脈浮數為風熱之象。
治法:疏風清熱涼血。
方藥:消風散合四物湯加減。血熱甚者,加丹皮、紫草以涼血清熱;風盛者,加全蝎、防風以祛風止癢。
(二)濕熱蘊結瘙癢不止,抓破后脂水淋漓;伴口干口苦,胸脅悶脹,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辨證分析:飲食不節,脾失健運,濕熱內生,蘊結于肌膚,化熱生風,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故見皮膚瘙癢不止,抓破后脂水淋漓;肝膽實熱則口苦口干,胸脅悶脹,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為濕熱蘊結之象。
治法:清熱利濕止癢。
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