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第十節 濕瘡第 3 頁
[鑒別診斷]
一、接觸性皮炎與急性濕瘡相鑒別。有明確的接觸史。皮損局限于接觸部位,以紅斑、潮紅、腫脹、水皰為主,形態較單一,邊界清楚,去除病因后很快痊愈,不復發。
二、牛皮癬與慢性濕瘡相鑒別。皮損好發于頸項、四肢伸側、尾骶部。初為多角形扁平丘疹,后融合成片,典型損害為苔蘚樣變,皮損邊界清楚,無糜爛滲出史。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濕熱浸淫發病急,皮損潮紅灼熱,瘙癢無休,滲液流滋;伴身熱,心煩,口渴,大便于,尿短赤;舌紅,苔薄白或黃,脈滑或數。
辨證分析:濕熱浸淫,熱重于濕,故發病急,皮損潮紅灼熱,伴身熱,心煩口渴,大便于,尿短赤;濕熱浸淫肌膚則瘙癢無休,滲液流汁;舌紅、苔薄白或黃、脈滑或數為濕熱之象。
治法:清熱利濕。
方藥:龍膽瀉肝湯合革蘚滲濕湯加減。
(二)脾虛濕蘊發病較緩,皮損潮紅,瘙癢,抓后糜爛流滋,可見鱗屑;伴納少,神疲,腹脹便溏;舌淡胖,苔白或膩,脈弦緩。
辨證分析:飲食不節,日久傷脾,脾虛生濕,蘊積肌膚,故發病較緩,皮損潮紅,瘙癢,抓后糜爛滲出;脾虛濕阻中焦則納少,神疲,腹脹便溏;舌淡胖、苔白或膩、脈弦緩為脾虛濕蘊之象。
治法:健脾利濕。
方藥:除濕胃苓湯或參苓白術散加減。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